没错,那便是地道战!
当自己的村落处于平原地区,四周并没有任何可以用于攻防的事物时。
前辈们,便把目光放在了地下。
在那一片平面地区,几乎每家每户地下都有地道,并且相互通联。
不仅可以用来储存粮食,更可以用来藏兵通行,起到了很好的防御与进攻的作用。
至于,方才牛氏和田婆子提出来的问题,前辈们也早就想出应对的法子了。
首先,可以将地面通风口,与地上的水井、烟囱结合起来,这样就很好丢解决了,地道内氧气不足的问题,而且还有很强的隐蔽作用。
至于防水、防火、甚至于防毒、防烟。
这“四防”,在地道内,也有相应的防备工事。
就比如说防水吧。
利用地下的地势起伏和蜿蜒曲折,当敌人从井口或者烟囱往下灌水的时候,直接修筑一条引水渠,把水流引到地下河流处。
而此时,人便可以藏身于引水渠之上的地洞里。
如此一来,任凭他灌再多的水,也不会对人和粮食造成任何损伤,只能白费力气。
她这也算是拾人牙慧了,完全是借了前辈们的光。
果然,经过纪婉清的一番解释后,大家伙儿齐齐点头:挖地道!立刻动工!
不过,纪婉清却留了个心眼:
“各位管事,咱们村挖地道的事情,是万万不可传出去的。至于我最后提到的‘户户相接、村村相连’,一时半会儿,还无法实现,也无需操之过急,先从咱们几家开始试着挖吧。”
“若实在有人问起,对外,咱们就声称在挖地窖,为的是储存蔬菜,还望各位务必把此事放在心上!”
若真的建成了,不管日后世事如何变迁,这都是村里的一张底牌。
务必要牢牢地守在心中,不能走漏一丝风声。
挖地道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不过,意外总是来得太突然。
还没来得及动工,甚至还没来得及跟村里人说。
开完讨论会的下午,她家姥姥,那位国公府夫人,就忽然病倒了。
前一日还能坐在田间地头,带着蒲儿一起,跟在周氏后头做农活。
第二日整个人,却像是一朵干枯脆弱的花朵,风一吹,花瓣就要纷纷飘落而下。
老夫人躺在**紧闭着双眼,面如金纸,嘴唇也不带一丝血色。
“小姐,一定是老夫人的旧疾又犯了!”
蒲儿扑在床前,看着床榻上虚弱的老夫人,急得眼泪扑漱而下:
“您不知道,这些年里,老夫人心里记挂着要把小姐您找回来,时常夜不能寐,忧思过度,如此长年累月,才落下了此疾。我原想着,如今夫人也找到小姐了,此病应当不治而愈了,可如今看来,这些年,老夫人的身子早就落下了病根……”
周氏一听,心中顿时疼痛不已。
若不是牵挂着自己,娘怎么会落下病根?
可除了心疼之外,更多的却是自责:“都是我,早该拦着不让娘下地干活的,娘一定是累着才会犯病!”
就在这时,两人的身后,却突然传来两声叩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