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盐是七十文一斤,细盐咱们这里是一百文一斤,再加上五石粗粮和五石细粮,一共是六两银子外加七百文。要我说呀,像您这么果断的人可不多!方才我也没跟您说假话,咱们掌柜的说了……”
店小二悄悄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凑到纪元平耳边道:
“这北边的人啊,来多了!咱们南边的粮食,恐怕不大够吃,往后的形势会越来越严峻,粮食还是早买了好啊。”
说罢,就抬头赶紧看了看四周,又忍不住嘱咐纪元平:
“哎哟,客官,我刚才跟您说的话,您可千万别跟其他人说,咱们自个儿心里清楚就行了!”
“放心吧!银子都在这儿了,你数数对不对?”
纪元平叹了口气,这些银子放在以往,他就是拼死拼活地干上一年也挣不上,没想到如今这么轻易就花了出去。
而且剩下的这几两也怕是留不住。
天气越来越冷了,过几日,他得买些碳在家里备着。
他也听女儿说了,这地方啊,压根就没有睡炕的习惯,幸好他还没来得及出去问,否则得让别人笑掉大牙。
“对了,小哥,你知道哪儿有菜种子卖吗?”
纪元平想起来,他家那几亩地还空着呢,得种些菜下去才行。
往年,在老家的时候,不管是粮食种,还是菜种,都是各家自留的。可他们到这儿人生地不熟的,总不能大刺刺地跑人家家里讨要吧?
就是要给银钱,人家也不一定会给你,对陌生人嘛,总归心里多少有些戒备。
店小二琢磨了一会儿,说道:
“您可以去前面的一个集市上看看有没有,咱们店里的伙计去套牛车了,上路还有一会儿工夫,您去看看吧,咱们等你回来再出发。”
“多谢小哥了!”
纪元平转身又跟祁老爷子打了声招呼:“祁叔,您在这儿候着,我马上就回来。”
“去吧,有我在这儿呢。”
纪元平在集市上转了几圈,没想到还真在一个老婆婆的那儿买到了一些萝卜种子,还有青菜种。
他想着,反正自家地多,能种就多种点吧!
所以他几乎把老婆婆摊子上的种子,都买了个遍。
老婆婆怕他不会种,还细心跟他讲了种子要怎么种,怎么浇水,怎么保温……
回去的路上,纪元平不由在心里感叹,自从到了这南方,遇到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心善的人。
对了,过些日子,他得拿些山货去里正家,这村里什么情况,他还不清楚呢。
纪元平回到米店里时,伙计们也把粮食装上车,套好牛车准备出发了。
等到了村里,已经是快到晌午了。
田头地里的,都有人在干活呢。
突然看到几个陌生人,赶着牛车进了村,不由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计,站起身望了过去。
有人认出了那是镇上米铺的伙计——
“这是北边搬来的那户人家?那车上是他们买的粮吧?”
“哟,我瞧着少说也有八九百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