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60章 意犹未尽(2 / 2)

以港城媒体的尿性,覃如敢打赌,绝对是吹捧的,批评的,中立的都有。

偏偏刊登批评的,这就说明上头的态度了。

“皮尔卡丹没戏。”

高俊说了一句。

覃如翻了个白眼,咋可能,以后皮尔卡丹的牌子遍大街。

他本人比批评他的还活的长活的久。

不过呢,目前看起来时机的确不成熟。

相信对方也不在乎,本就是试探性行为。

不止皮尔卡丹,就是可口可乐,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也是九十年代呢。之前发展的也不好。

“你不同意?”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阻挡不了。”

覃如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

不过,她觉得皮尔卡丹应该不会联系她了。

“哎,咱果然不是龙傲天啊。”

转头把这事儿忘了。

过日子还是得踏踏实实啊。

时间一晃到了五月,厂里传来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什么?轧钢厂进行承包制试点?”

覃如大吃一惊,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开,企业改革就已经开始了吗?

“首批试点企业有八家,红星是其中一个。”

高俊边脱外套边说,“知道什么是承包吗?”

“给你一个数,足额上交,剩下的归厂里,随便怎么用。”

天热了,蹬自行车经常热出一身汗,口干舌燥免不了。

挂好外套,他端起枸杞养生茶咕嘟咕嘟大口喝起来。

自从上回老中医说他肾虚后,枸杞就没断过。

“呵。”

覃如笑笑,“杨厂长有的忙了。”

厂里近两万人,她敢说,认真起来,能优化掉一大半。

三个人的工作五六个人干,还有老弱病残,你就想效率会如何吧。

效率上不去,利润就低,工资福利待遇不行。

待遇不行,工人积极性不高,效率上不去,利润就低。

完美形成闭环,只可惜是恶性的。

如何制定激励条例,让职工积极起来,卖力起来,是必须要大刀阔斧的改革的。

“不知道杨厂长顶不顶得住压力。”

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担心。

杨厂长不年轻了,万一有个好歹……

杨厂长本人并不担心,整天乐呵呵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游刃有余。

“有需要帮忙的,别有顾虑。”

高俊这话相当于承诺,无条件支持。

许久没来杨厂长的办公室,有些陌生。

背后墙上多了幅字:大展宏图。

不止这个,右边的墙上还挂了幅八骏图。

这是想“马到成功”啊。

“看起来您老有信心啊,是我大惊小怪了。”

收回视线,高俊冲杨厂长扬扬眉揶揄的说。

“只要跟着政策走,以不变应万变,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杨厂长淡然一笑,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我是轧钢厂老人,五几年就来了,论了解,没谁比得上。”

“政策应该不会再变。”

高俊想了想道。

“是啊,再这样下去,都得玩完。你以为所有厂子都像轧钢厂?”

杨厂长淡淡一笑。

如果不改革,国企的辉煌也就最后十年了。

垄断行业除外。

“放心,周书记支持我。”

杨厂长干劲十足。

“你这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啊,看来是我瞎担心了。”

高俊调侃道。

“廉颇未老,尚能饭。”

杨厂长幽默的说。

“这样我就放心了。”

高俊道,“前头有消息说周书记会调回部里,估计成了试点单位不会走了。”

“得盯着呢。”

杨厂长将烟蒂在烟灰缸里按灭,“合作多年,有他我放心。”

“呵呵。”

高俊能说什么,革命友谊啊,都是为了国家,为了厂子,为了职工。

似敌非敌,似友非友。

这可能就是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间既矛盾又合作的复杂关系。

“哟,你现在整天枸杞不离身啊,怎么回事,还不到四十吧?不如我当年。”

公事谈完,杨厂长又拿私事调侃。

“嗐,养身么,早养早享福。”

高俊扬扬眉,“我媳妇买的枸杞不错,给你二两?”

“你可真小气,二两够干嘛,二斤还差不多。”

话题一转,杨厂长又道,“对了,听说公安部恢复工作了,厂里保卫部门有可能被取消?”

“那你是去公安系统还是留在厂里?”

当厂长的没有保卫科出来的,都是行政,销售,财务等出身。

杨厂长其实并不看好高俊的管理水平。

要叫他说,还是去公安系统的好,术业有专攻么。

“你也觉得我干不了管理?”

高俊不服气。

“管理工厂跟管理部队不同,部队令行禁止,工厂呢?”

杨厂长叹气道,“你也来了十几年了,见过的幺蛾子还少?”

滚刀肉就有好些个。

高俊表示不怕,媳妇的前婆婆就是一个典型,还不是老老实实的。

“扬长避短,我还是建议你调去公安部门,西城区公安分局不是一直想让你过去么。”

杨厂长诚心诚意的说,“再说,公安部你也有人,立功升职不难。”

“以长远眼光来看,将来经济发展成为重心,必然会导致社会环境恶化,公安局的重要性就会凸显出来,大有可为。”

看得出来,这老头很关心高俊的前途。

“不想去。”

高俊摇摇头,“我就想当厂长。”

“你可真固执。”

杨厂长见他态度坚定,决定以后不提了,暗暗决定多教教。

至于亲儿子杨为民,早指望不上了。

离开杨厂长办公室,高俊还在想:“难道我真不适合当厂长?哪里不适合了?我看着再适合不过。”

回到家里,他问覃如。

覃如想了想道:“适合啊,谁说不适合了?想当就当呗。”

当不了轧钢厂的厂长,大不了政策稳定后,去小渔村开家服装厂,让他过过瘾。

“我就说么,只要我想干的就没干不成的,厂长也一样。”

高俊自信的说。

自从上回竞聘厂长,当厂长的心就像一粒种子,在心里发了芽,他啊,给扛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