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
覃如眉头一皱,冷冷道,“好你个高俊,竟然藏了这么多私房钱,想干嘛?”
工资奖金全都在她手里,大宗外快也是。
就不知道这笔外借的是从哪里搞来的。
“借1800买房,猴子小舅子别是一文不名吧?”
覃如冷冷道,“猴子工资55块一个月,手笔可真大。”
也就是未来通货膨胀厉害,不然还清得十年八年,猴子自己还有一大家子要养呢。
有这钱,覃如自己都能买一套三环外的大院子了,等拆迁多好。
“嗐,我就是觉得咱家不等钱用。”
高俊挠挠头说。
“我要的四合院你找到符合条件的了吗?”
“找到了,下个休息日可以去看房,有四套呢。”
高俊赶紧回答。
其实,他早把这事儿忘了。
不是没找,是打听后有了消息,一直没积极的去看房。
“产权清晰,面积大,保存完整或者需要重建?”
覃如再三确认。
“是,就是你要求的这样。”
高俊差点拍胸脯保证。
“你手里还有多少钱?”
覃如话题一转。
“五百多。”
“多多少?”
“五百九十八。”
高俊小声说。
他不明白媳妇为什么那么爱钱,衣食住行不愁就可以了,再多的钱用处也不大啊,没票它买不了东西啊。
这就是观念问题了。
在高俊看来,想要一定的物资和服务,必须达到一定级别,很多东西级别不够,你都不可能知道有这个东西。
当然了,级别不够,就享受不了更高级的服务,比如医疗,家政等等。
而在覃如看来,有钱就能买到一切,不管是物质还是服务。
且,她深深的笃信这一点。
覃如理解高俊的观念,特权这东西不管在哪里都好用,哪怕表现形式不同。
金钱,本质上也是特权的一种。
“媳妇,我全都上交,一分不留。”
高俊殷勤的说。
“拿来啊。”
覃如挑挑眉,“钱在哪儿?”
“真一分不留?”
高俊试探道。
“不是你自己说的么。”
覃如淡淡道,“说话不算数我也能理解。”
“算数,当然算数。”
高俊赶紧在架子床一侧按了几下,咔咔咔,几声过后,一个小木匣被取了出来。
“都给你。”
他把木匣递给覃如。
“这是紫檀的吧?”
覃如不确定的说。
“没错。”
高俊点点头,“这是姥爷给我的,包括现在用的家具。”
覃如打开木匣一看,里面是几叠大黑十,除此之外,没有别的。
这让她挺失望的,怎么也该有帝王绿的镯子,项链,戒指,玉牌啥的吧。
然并卵。
“你这木匣浪费了。”
她忍不住道。
“原来有一对翡翠手镯,一对羊脂玉手镯,不都给你了么。”
高俊委屈的说。
“什么时候,没印象。”
覃如翻了翻白眼。
“刚领证的时候。”
高俊委屈的说,“你这人怎么这样。”
“我怎么样?”
覃如没好气的说,“孩子我给你生了四个,别说两对镯子,八对我也收的坦然。”
“这倒是。”
高俊瞬间治愈了,“原来你爱这些玩意儿。”
“哼。”
覃如不想理人。
不相信这厮不知道她偷偷收过古董,瓷器玉器什么的。
如果真的不知道,她倒要怀疑对方的真心了。
高俊决定多留意,给媳妇惊喜。
不过,他嘴上却说:“媳妇,别生气了,以后不会了。”
“这可是你说的,我没说。”
覃如道。
没人比她更了解通货膨胀的可怕,现在的1800很值钱,以后都买不了一只猪。
既然借出去了,说实话,她就没指望有朝一日能收回具有同样购买力的外债。
不可能的。
未来通胀是数十数百倍的跑,钱只会不断贬值。
“我说的,借钱之前我该和你商量的。”怕你不同意所以才先斩后奏。
高俊认错态度很好。
问题是,会不会改。
有的人就是如此,认错态度别提多好了,但是屡教不改。
“行,拭目以待吧。”
覃如点点头。
“该上班了,媳妇,起来吃早饭吧,给你热着呢。”
高俊求仁得仁,得到媳妇的谅解,顿时全身一松。
“我这就起来洗漱。”
覃如点点头。
她虽然爱钱,但借出去的1800还真没看在眼里。
也就上辈子的一顿饭钱罢了。
至于老公藏私房钱?
呵呵,哪个已婚男人不藏私房钱呢。
鞋盒,冰箱,空调水管,墙洞,天花板,多了去了。
上辈子爷爷过世的时候,她还在收藏的青铜灯内,视觉盲点处,找出老爷子粘着的一张百万存折呢。
正常人,谁会这么干?
保险箱买了做什么用的?
然而,她爷爷就是这么奇葩。
男人,呵呵。
覃如暗暗冷笑,表面仍然不动声色,一如既往。
洗漱好,高俊也把热好的豆浆端了出来。
早饭他买了豆浆油条肉包子炒肝儿。
孩子们爱吃包子炒肝儿,连个碗底也没留。
好在覃如爱吃油条豆浆。
“你吃过了?”
覃如坐等投喂。
“吃了,等你一起上班。”
高俊殷勤的把筷子递给覃如。
覃如接过,夹起油条吃了起来。
放的有些久,凉了也不脆了,索性泡在豆浆里。
慢吞吞吃完早饭,简单收拾了下,换上衣服,俩人出门时候路上遇到的行人全都是上班族。
“媳妇,以后我天天陪你上下班,高不高兴?”
高俊有一句没一句的说,也不怕寒风钻进肚子。
“嗯。”
覃如捂得严严实实,懒得开口,回应全用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