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如早就对贾张氏的冷热不定,阴阳怪气习以为常,没搭理她的突然冷淡。
至于高俊?
亲妈不讲理的时候都不爱搭理,更何况是媳妇的前婆婆,一年见不了两回过世情敌的亲妈。
无动于衷。
一时之间,屋里安静下来。
这也显得院子里等着吃席的邻里格外热闹。
安静没维持太久,很快被壮壮打破。
“漂亮奶奶,壮壮回来啦!”
壮壮迈着小短腿,推开门冲了进来,上前抱住覃如的腿。
覃如一把把孙子抱起,满脸笑容:“哎哟,我的宝贝大孙子回来喽!”
“回来啦!”
壮壮拍拍胸口,“和姥爷姥姥一起!”
棒梗摆升学宴,老丈人丈母娘小舅子小姨子肯定要当场。
家里对燕妮要求不多,只有一个,带好壮壮。
昨天下午,她就带着壮壮回了娘家请人。
这不,现在跟着娘家人一起回来了。
“哟,高厂长,好久不见!”
燕大伟本打算进屋和亲家奶奶贾张氏打声招呼,没想到一进屋就看见了老战友高俊,不由高兴的调侃道。
“老燕,听说你总算升了,是处级干部了?”
高俊站起身,出拳砸了燕大伟肩膀一下,同样调侃道,“十三年还是十四年了?”
“你小子就会挖苦我!”
燕大伟长得很符合时代审美,浓眉大眼国字脸,一米七八的大高个,身姿挺拔,一看就是个“杨子荣”。
他是受伤转业到粮食局的,以营级干部身份享受科级待遇。
十几年时间,x人帮倒台后才升到了处级,跟高俊是没法比的。
“我先打个招呼,晚点儿细聊。”
燕大伟冲高俊使了个眼色,走到贾张氏跟前。
“亲家奶奶身体还怪好吧?”
他赶紧跟贾张氏打招呼,不管怎么样,人家都是长辈,礼数要有。
“好着呢,活个百岁不成问题。”
贾张氏三角眼一翻,一点也不热情的回答。
燕大伟显然知道老太太什么性子,依旧笑的热情,亲亲热热的拉着贾张氏的手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活到百岁好啊,能多教教燕妮几年!”
“您看在您的教育下,几个孩子多出息,个个是名牌大学生,我家燕妮跟着沾光啦!”
他这边变着花儿的夸贾张氏,那边他媳妇拉着覃如的手,变着花儿的夸覃如:“亲家,我听燕妮说了,都是您有远见有格局,这才把孩子培养的这么好,个个考上名牌大学!我家燕妮能嫁给棒梗一定是上辈子积了大德!”
“不至于,不至于,燕妮也很好!”
覃如心里乐开花,嘴上却谦虚道,“她这么优秀,都是亲家您培养的好,我们家坐享其成,亲家辛苦了。”
“哪里哪里,是您有心胸有格局,让孩子参加高考。不少人家,公婆都不允许呢,怕少了收入,家里没人干活。”
“应该的,燕妮聪明基础好,就该去上大学,为国家多做贡献。”
“是您大气有格局有心胸!”
“应该的应该的!孩子好咱们就好!”
两人好一阵商业互吹,主打一个情真意切。
贾张氏的表现恰恰相反,一脸理所当然的享受燕大伟的吹捧,搞得燕大伟都不好意思继续往下夸了。
当初相亲的时候,他可是把棒梗和贾家查了个底朝天的,贾张氏这个奶奶是他犹豫的最根本原因。
说实话,如果不是高俊做媒,他基本不会考虑这门婚事。
两重婆婆,任何一个做媳妇的日子都不好过。
尤其,奶奶还是有名的滚刀肉,泼妇,一身恶习难改。
好在,覃如再三保证,这才顺利娶了燕妮。
毕竟是千挑万选的优良基因提供者,不可能不重视。
这话说的有些难听,但事实如此,没见过几面,没相处过,说感情多深纯属笑话。
当然,最主要儿子喜欢。
“以后我孙子当了大官,你家闺女就擎等着享福吧。”
燕大伟看着贾张氏小人得志的猖狂嘴脸,脸上的笑容差点儿挂不住。
咋滴,你孙子考上名牌大学,我闺女也考上名牌大学,差哪儿了,啥叫跟着你孙子享福,还擎等着?!
能高兴才怪。
“这老太太可真不讨喜,数十年如一日的不讨喜。”
燕大伟忍不住看了亲家母覃如一眼,满心佩服。
要不是亲家母这匹千里马,贾家这辆破车还不知道日子过成什么样呢。
覃如看到贾张氏那副表情,赶紧示意高俊招待燕大伟。
高俊收到暗示,乖乖听令:“老燕,马上开席,快坐!”
很快,棒梗跑了进来,和老丈人一家打招呼。
招呼打完,又跑出去忙了。
他们这些人则坐在大圆桌边,等着上菜。
菜来的很快,不一会,摆满了桌子。
规格不低。
四个凉盘,有花生米腐竹木耳,皮蛋,卤肉拼盘,烧鸡。
四个小炒,有辣子鸡,回锅肉,九转大肠,京酱肉丝。
四个热菜,有红烧肉,小鸡炖蘑菇,红烧鱼,铁锅炖大鹅。
另外还有一个苹果甜汤,一个酸辣汤。
菜很实在,几乎全是荤的,看得出,何雨柱花了不少心思。
作为金主,甲方,覃如相当满意。
至于吃席的满不满意,看看他们豪放的吃相就知道了。
燕大伟两口子看了看菜,对视一眼,亲家可真够大方的啊。
他们可舍不得这样的手笔。
贾张氏看到菜,脸就耷拉下来啦,嘴里不停念叨:“败家娘们儿,早晚把我大孙子的家底败光……”
说的跟覃如的钱都会留给棒梗似的。
不过嘛,吃起来,老太太一点儿不弱于人,风卷残云的样子让在座比她年轻的都要甘拜下风。
“奶,您别吃这么快这么急,也别吃这么多,小心撑着,胃不舒服。”
槐花忍不住拉着贾张氏小声劝说。
别指望一个六十岁老太太的消化器官还保持着年轻状态。
“知道了,知道了。”
贾张氏不在意的摆摆手,还不忘叮嘱孙女,“快吃啊,多吃一点儿。”
自家多吃一点儿别人就少吃一点儿,也就能少亏本一点儿。
老太太是心有成算的。
“您注意一点儿,免得胃疼。”
槐花交代又交代,叮嘱又叮嘱,也没让贾张氏重视起来,索性不理,自己闷头吃起饭来。
覃如冷眼旁观。
要说槐花对谁最好,对谁感情最深,非贾张氏莫属。
这丫头总觉得家里人,尤其她这个亲妈,欠了她的,唯一不欠的只有带大她的奶奶。
这从日常生活里就看得出来,比如现在。
她可没叮嘱其他人,哪怕是最小的壮壮。
覃如垂下眼,夹了一块没刺的鱼腩放在壮壮跟前的食碟里。
小家伙的食碟里都是长辈夹的菜,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舅舅姨姨,姑姑叔叔,一个不落,绝对的c位,团宠。
一边晃腿,他一边美滋滋的吃着,心情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