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满座皆惊,又都有些许释然。
这在大家的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这大半年以来,朝廷上下的政务,对外的战争,对外的商贸,对外的使臣接待,几乎都是朱祁铄一个人处理的。
朱元璋……据大家所知,皇帝陛下,好像天天和太子朱标在应天府的街道上摆摊卖吃的……有几次他们路过回家,还看见了,只好顺手买一袋……
如今,大明在明王朱祁铄的带领下,越来越兴盛。
吞安南、收漠北、平西域,武功极盛。
兴工科、定法典,昌农商,文治昭彰。
大家都想要朱祁铄登基正式当皇帝了,不管如何,群臣觉得在朱祁铄手下做官,确实要比在朱元璋手下做官要轻松许多。
但这话可不能直接说,还是需要照顾皇帝的面子的。
“陛下,您德高秦皇,功过汉武,明王主政时日还少,还请三思。”
群臣停止宴食,纷纷劝谏。
就连朱祁铄也说:
“高祖父,孤执政经验不足,恐怕还需要认真学习,何况孤前有永乐大帝。”
朱祁铄的意思很明显,他的前面,还有朱棣呢,你直接跳过朱棣传位给我,这合适吗?
话音刚落,朱棣不满了,一边咬着鸡腿满嘴都是油,一边说道:
“祁铄啊,本王是没什么意见的……唔……好吃……这美洲带回来的调料弄的鸡腿就是好吃……”
“老四!”朱元璋呵斥,很想不承认这是自己的儿子。
大家都在说正事呢,你说一半,在那说鸡腿好吃?你看看群臣都是用的什么眼神看着你!
你以为你现在超过蓝玉,成为了大明第一武将,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
又吃完一口,朱棣才继续说,怼他的老爹:
“本王只想当征北大将军,什么皇帝不皇帝的,本王不在乎,还有你,老爹,要本王说,你就应该早点把你屁股底下那位置让出来,你真是一直站着茅坑不拉屎,你看看祁铄治理下的大明,再看看你!”
“老四!你!”朱元璋很想反驳,却发现,朱棣说的好像都是真的。
“好了好了,高祖父,曾祖父,你俩别吵了。”朱祁铄无奈道,这对父子,天生犯冲一样。
“呵!有祁铄为你求情,今日咱就不罚你了。”朱元璋冷笑。
“哼!祁铄要本王照顾你面子,今日本王就给你面子!”朱棣冷哼。
“反正,咱意已决,得找到吉日,把皇位传给明王,礼部的官员,快去给咱挑选个日子。”
“来,继续喝!继续喝!今儿个咱高兴,咱为咱大明高兴啊!”
朱元璋一锤定音,大家继续在宴会中吃喝。
……
皇帝要传位给明王的消息,朱元璋并没有封锁,随着宴会结束后,这则消息,随着风在民间飘进家家户户。
仕宦、工匠、农夫、商人、军户等等,大家都知道了。
人们无比期待着那一天,现在是明王监国,在他的治理下,整个大明发展如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热气球商业娱乐化了,人们可以登上热气球进行低空观光;
蒸汽列车连通了应天府附近的网络,也沿着京杭大运河快修建而成,人们出行、运货的速度和频率大大增加;
科举考试增设武科、航海科、工科等等,劳动人民的智慧被极大的激发;
农业上,大量高产量的外来的农作物引进,提高了粮食产量;
娱乐上,大明鼓励娱乐服务行业;
海外,郑和的宝船远到美洲、澳洲,建立了大明的海外领土,并从海外带来大量的奇珍异宝,据说,朝廷还在计划征灭倭国。
“明王殿下,终于要当皇帝了啊,盼这一天,我们可是盼好久了。”
人们都是喜气洋洋。
半个月过去,礼部已经定下了朱元璋禅位的日子,就在五天后。
应天府上上下下都忙碌起来,按照礼部的章程,到时候朱元璋要带着朱祁铄祭祀历代帝王,然后在历代帝王的见证下,禅位于朱祁铄。
所以时间非常的紧凑。
而且明王登基称帝后,等到京杭大运河旁边的京杭大铁轨一建成,大明的朝廷就要正式迁移到顺天府,顺天府的皇城修建,大概还有个一年就要完工了。
随着离朱元璋禅位、朱祁铄登基的日子越来越近,应天府内,越来越戒严了,大家也知道有大事情要进行,这几日应天府内的打闹都没有了,一个个的害怕被抓到,然后被当做典型进行处理。
……
燕王府中。
朱棣是满脸高兴,因为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当征北大将军了,他爹和他说了,到时候让祁铄封他为征北大将军。
“儿啊,你看爹这身红色王袍,喜庆不?”
朱棣穿着红色王袍,转了几圈,然后向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问道。
“喜庆喜庆。”几个儿子也是笑着回答。
朱祁铄是他们这一脉的,他当了皇帝,他们也跟着沾光。
“瞻基呢?还是有些抑郁呢?”
突然朱棣提到朱瞻基,这是被天幕看不上,然后被朱元璋和他都放弃的弃子。
重点是,朱瞻基自己本人,这个朱祁铄的亲生父亲,和明王朱祁铄的关系也不好,或者说,非常不好,明王朱祁铄的明王府邸建成这么久了,朱瞻基没去过一次,据说朱祁铄还托他的母亲多次邀请过朱瞻基去明王府邸,朱瞻基都拒绝了。
朱高炽笑容凝固,对朱瞻基不知道该如何说。
说实话,要不是朱瞻基是他朱高炽最疼爱的嫡长子,他也看不上朱瞻基的执政操作。
他朱高炽在天幕中的庙号看似是“仁宗”,实际上,他朱高炽的武德也是很充沛的,不然你以为朱棣打仗五征漠北的后勤,是谁在默默支持?是他这个“仁宗”朱高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