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随着火光越来越近,马蹄声也越加清晰可闻,看到前面打头的几个兵丁,店小二面色一苦。
他们这个驿站在青莽山下,虽是官营的驿站,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只靠着朝廷发的俸银勉强度日。
运气好的话,也有一些路过的商户会在此地留宿。
这些商户在店小二心中都是大鱼,要求不多且客气,重要的是出手也阔绰,光是赏银就抵他半年的俸禄了。
可这些官差们就不一样了。
不但没几个赏银,要求也多。
先进门的是一个身型魁梧的壮汉,长得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店小二虽不愿意伺候他们,可也不敢怠慢,连忙点头哈腰的上前去问道:“官爷,夜里赶路辛苦了,都这个点了,应当是住店吧?”
那壮汉却没回答他的话,只前前后后把不算大的驿站转了个遍,才朝门口的一个兵丁道:“你去回话,说此地并无异常。”
吩咐完,他才朝店小二丢了一锭银子,语气也温和下来:“敢问小哥怎么称呼?”
店小二见到那锭银子,心中就多了几分欢喜,原本以为又是一桩赔本买卖,没想到这位官爷出手十分大方。
如今听这位壮汉又如此客气,他态度更好了:“小的姓钱,大家都叫我二狗子,官爷也这般叫就是。”
那官爷还是个知礼的,只唤他“钱小哥”,又嘱咐他:“我们一行共有百来人,只要有个不吹冷风的地方就是,不拘多少人住在一处,只你先把上房收拾几间出来,还有女眷要过来。”
听闻有女眷,钱小哥便知道后头是贵人带着家眷出行,他对这位官爷印象极好,一时忘了分寸,忍不住开口问道:“敢问官爷,不知后头要来的是哪位贵人?”
那位官爷面色突然落了下来,只淡淡道:“不该打听的事情你少打听,反正我们只住一夜就走。”
说罢便把他的令牌在钱小哥面前晃了一眼。
钱小哥虽然没看清楚,可这黄澄澄的牌子他是认识的,分明是京中卫所的牌子,吓得缩了缩脖子,又打自己嘴巴,陪笑道:“瞧我这张嘴,只见官爷亲切,就一不留神把话溜出来了,该打,该打。”
那位官爷也没理会钱小哥,连温暖的屋子也不多待,毕恭毕敬的站在冷风中迎人。
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到车轮滚滚声传来,收拾好屋子的钱小哥精神一震,连忙小跑到门外去恭迎。
钱小哥与另外一位店小二是轮流值夜的,只因为今晚投宿的人多,他把驿站里当差的人都喊了起来。
随着大部队的到来,清冷的驿站转眼间就变成了热火朝天的样子。
兵丁们知道此处人手不足,也没劳烦店家,让店家指了位置,便依次把自己的马牵去喂水吃饲料去了。
等驿站门前空了下来,便见一辆马车直接驶进了旁边的院子里,一个圆脸杏核眼的姑娘掀开车厢径直跳了下来。
“坐了一日,脚可算是落到地上了。”小满转了转自己的脖子,只觉得下了马车,人都舒展开了。
她手脚恢复了灵活,便准备去扶黛玉下车,转头却见赵恒已经扶着黛玉往驿站里头去了。
谷雨早一些去客房里铺床去了,惊蛰也在问店家要热水,到头来小满发现只自己眼里没活,不由得有些羞臊,连忙小跑跟了上去。
来驿站中住店的正是赵恒一行。
定国公在信中说自己旧伤复发,虽已经将养的差不多了,可如今年岁渐大,统帅三军已经有心无力,去岁便向昭元帝请辞。
赵恒随身携带封李邺为兵马大元帅,统帅西北军的圣旨,因此一路疾行,不过几日功夫,便要出中州府了。若不是顾忌黛玉,只怕赵恒会连夜行军。
驿站的屋子早已经被谷雨收拾的焕然一新了,褥子和被子都是黛玉从京中带来的。
这是青莽县驿站中最好的屋子了,崭新的被子也掩盖不了屋子年久失修的事实。
谷雨早就打开吱嘎作响的窗子通过风,可屋子里还带着淡淡的霉气。窗棂上的木头都有些腐烂,用来糊窗户的纸早已经发黄。
桌子上的红漆倒是完整的,可桌腿斑驳不堪。
谷雨把桌子用热帕子擦了一遍,又把她们自带的茶具摆了上去,正好惊蛰端了一壶热水进来:“我借店家的厨房煮了一锅姜汤糖水,姑娘和王爷快趁热喝了,免得寒气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