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1章(2 / 2)

黛玉年后便要与赵恒去北地,凝碧和那些管事娘子们虽然能干,可黛玉还有自己的嫁妆需要她们来打理,宁王府的内务便不怎么顾得上了。

好在宁王府也就只有几个主子,宁王太妃的用度不与碧园这边混在一处,倒也十分简单。

黛玉依旧让金嬷嬷统管着府中的内务,只是从自己的陪房中选了一人出来,与金嬷嬷相互制衡。

金嬷嬷本来都打算好了王妃要夺了自己手上的权力,却没想到她敲打了自己一番后,竟然还能委以重任,不由得感激涕淋。

正巧这一日是大暑,上皇一早就宣了赵恒进宫,黛玉闲来无事,又想着这几日日头正好,便让人把她带来的书都翻出来晒一晒。

她从林家带来了诸多藏书的刻本,今日兴起才往宁王府的藏书阁里走了一遭,发现宁王府内也藏书颇丰,且有许多是林家也没有的孤本。

黛玉想了想,只让人搬了梯子来,她大略看了看,又仔细筛选了一遍,选了一些出来,准备让人抄录了下次回林府时送与父亲。

更让人咋舌的是,黛玉竟然从藏书阁里翻出一箱子书画出来,有好几副竟然是前朝一位名家的真迹,就这样大剌剌的在角落的箱子里放着。

想来是当年赵恒父亲的藏品,王妃不管外院,赵恒对这些又没什么兴趣,这些名作才会被丢到一旁。

好在老宁王收藏的好,这藏书阁又干燥,才不至于坏了。

正与小满说让她这些画作的名录记一下,谷雨便来传话,说南阳郡主进府了。

黛玉眉头一挑,她与赵恒成亲已有三月,南阳郡主还是头次上门来呢。

想起成婚当日承阳与自己说的话,黛玉对这位郡主倒起了一丝好奇,只问谷雨:“人是往太妃那里去了吗?”

谷雨摇了摇头:“南阳郡主去了太妃那里一趟,便来碧园找王妃了。金嬷嬷说,王爷先前就下了令,若无必要,不让郡主打搅太妃。”

黛玉带来的几个陪嫁丫鬟,先前总是习惯以“姑娘”称呼黛玉,赵恒当着小满的面提点了一次之后,几人也渐渐改了口。

见黛玉扶着梯子下来,谷雨连忙上前去扶她:“如今人在碧园偏厅里坐着呢,王妃见是不见?”

大姑子进府,赵恒不在府中,她一个做弟媳的,她总不好避而不见。

黛玉想了想,只道:“不急,你让金嬷嬷先来这里回话。”

金嬷嬷很快就颠颠的来了,她正是要让王妃看她表现的时候,恨不得鞍前马后,更何况只是说一说南阳郡主。

可说到南阳郡主,金嬷嬷也叹了一口气:“郡主性子软,郡马又是个药罐子。”

金嬷嬷赔笑道:“王妃也别怪老婆子说话不好听,武宁候府就是个无底洞,郡主就是有再多的嫁妆也不够填的。”

她心里清楚,南阳郡主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次来肯定不是要银子就是要东西。

先前她管家的时候,每次郡主来府里,回府手都从未落空。

武宁候府只是把宁王府当钱罐子用罢了。

后来王爷从北地回来之后,许是武宁候府有些畏惧他,郡主回府的次数才少了一些。

“如今是王妃管家,可万万不能再如此纵着了。”金嬷嬷劝道。

太妃对女儿有求必应无可厚非,她是个下人只能按太妃的心意办事,可王妃进府之后,情况自然也不同了。

黛玉只看着金嬷嬷笑:“嬷嬷如此劝我,难道不怕母妃怪罪?”

金嬷嬷面上出现一丝难色:“郡主在府上长到十岁才去了定国公府,老婆子也算是看着她长大的,也不知她如何就看上了那样的人家?如果再如此纵下去,不是帮郡主,而是害了她。”

这样简单的道理,连金嬷嬷也知道,那宁王太妃和赵恒为何会放任不管?

黛玉拍了拍手上的纸屑,又换了一套见客的衣裳,这才往偏厅里去了。

这还是黛玉第一次见南阳郡主,她刚上前问安,就对上一双仿佛小兔子一般的眼睛。

像是受了委屈,也像是受了惊吓。

南阳郡主是很委屈,她求见宁王太妃,她母妃却不肯见她。弟弟又不在府中,即使在府中她也不敢与他开口,不得已之下,只能来碧园里见这个素未谋面的弟媳。

二人相互问安之后,闲话了两句,竟然相对无言。

站在南阳郡主身后的一个丫鬟便往前走了一步,轻轻推了一下南阳郡主的后背。

到底是南阳郡主有求于人,只呐呐道:“其实这次我回府,是有件事要做,只母妃礼佛不见我,只能求弟妹帮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