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1章(1 / 2)

第121章

韩王心里想说的话确实不好让黛玉知晓。

就是因为一个做堂兄的不好说出口,他把赵恒拉到一旁之后,支支吾吾半日也没说出个什么来。

“八哥,你到底想做什么?”赵恒有些不耐,又怕久不回去黛玉担心,便频频回头看。

因二人在角落里,他也瞧不见黛玉是不是在寻自己。

韩王见他这副一步也离不开的模样,心里更气了,却还是婉转道:“恒儿,你这段时日都在府里做什么啊?”

“没做什么。”赵恒有些奇怪韩王为何突然这般问,“我也不是一直在府上,前段时日去京郊的庄子里住了半个月,昨儿才刚回来。”

看看,看看,不是在府里厮混就是去庄子里游玩!

韩王心里想着,可也不敢说出口,只试探问道:“你成婚之前,圣上不是让你跟着龙虎将军在京郊练兵吗,还给了你几个卫的人,你现在为何不去了?”

赵恒摸不清楚他的意思,只如实道:“我已经禀了圣上,辞了这个差事。”

韩王眼前一黑。

他虽然着急,却不敢深劝。

不说他与赵恒是隔了房的堂兄弟,只说如今宗室里还没有一个能比赵恒还有出息的,能在弱冠之年便有功勋加身。

再说了,上皇还在世,有他看顾着,赵恒日后的前程必然差不了,说不定日后他的子孙还要靠赵恒来提携呢。

韩王便苦口婆心道:“恒儿,都说成家立业,既然你已经成家了,如今就要好好干一番事业出来。你在西疆建了大功,是因为资历轻压不住人,圣上才让你多加历练,等过几年必然会重用。”

他小心翼翼的看着赵恒:“你与八哥说说,为何不去当值了?”

韩王想着无论赵恒说出什么理由来,必然要劝他一劝。

可赵恒的理由哪能与他讲,只手一摊:“不想去了而已。”

韩王哑口无言,他没想到竟然是这般耍无赖的回答,只结结巴巴道:“不,不想去?为何不想去?”

赵恒不说话,韩王便有些激动:“我知道你新婚燕尔,正是黏黏糊糊的时候,可温柔乡英雄冢。”

“人言可畏,即使你不为自己打算,也得为弟妹考虑考虑。”韩王见赵恒一点都不重视,便转换了策略,“若你耽于女色,让弟妹在皇后娘娘跟前如何自处。况且,只怕弟妹也不想你日后无所事事。”

赵恒知晓韩王是为自己好,却不好细说,只道:“我日后自有安排,八哥不必担心。”

说罢又朝外头看了一眼,显然是不放心黛玉。

今日宗室里来的人最为齐全,还有不少小辈。虽大部分都是赵恒的晚辈,可有一些年岁比黛玉都大,赵恒只怕黛玉被人唐突了。

韩王见他这副模样,心下一叹,他也是身为宗人令才能劝一劝,赵恒不听,他也没辙。

黛玉不知道自己在韩王心中是这个形象,只婉拒了于薇雨邀请她去韩王府赴宴的邀请,与赵恒一同回府去了。

赵恒不日前让人运了几车硝石和硫磺回来,只说去北地之前先试一试。黛玉怕动静太大,便与赵恒选了一处离京远一些的庄子。

他们在庄子里待了大半月,因要行庙见礼,昨日晌午才匆匆赶回来的。

黛玉准备过几日去林府见一见父母,收拾一番后再与赵恒去庄子里住上一段时日。

她先前在**家的书中看到过道家炼丹时常用的伏火法,这么粗糙也有时会引起炸炉。

而她手上这本书中对硝石和硫磺的配比更精确,比起道家不确定的伏火法要好上太多。

火药若是只用作燃烧,威力自然有限,但若是像炼丹一般放入炉子中引燃,引起铁器爆炸,便不可同日而语。

赵恒便想做这样的火器,只是还没有什么头绪。

二人回了宁王府,凝碧便来回禀这段时日府内的事宜。

金嬷嬷在宁王太妃把身契给了黛玉之后,也学了个乖,在黛玉跟前不敢再耍诈,很是老实。

黛玉这段时日鲜少留在府中,但贾敏给她的陪嫁里也有几个能干的管事娘子,早已经把宁王府的内务梳理了一遍。

金嬷嬷也算是有能力,把王府管理的井井有条,若不然宁王太妃也不会重用她这么多年了。

凝碧几人查了金嬷嬷管家时的账目,虽然有贪昧,可也算不得过分。黛玉也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因此能带过的便带过了,她暂时还不太想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