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儿又往屋子里看了一眼,并没有说话,反而转身想跑。黛玉怕她一人不安全,便追了上去,出了院门就见贾琏迎面走来。
“大姐儿?”贾琏一把接住奔向他怀里的大姐儿,又问道,“你和你林姑姑在这儿做什么呢?”
黛玉看着把头埋起来的大姐儿,半晌才犹豫道:“我瞧着大姐儿大了,许多事也懂了。许是怕有了弟弟,你和二嫂子就不疼她了。”
大姐儿被贾琏看着,红着脸点了点头,只含糊道:“弟弟有名字,我,没名字。”
贾琏一怔,才终于笑了起来,声音也轻了几分:“改明儿就给我们大姐儿起个好名字,族谱也该上了。”
大姐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贾琏便抱起她,往里屋里去了。
黛玉看着他们的背影,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砚哥儿出生时她已然懂事了,父母也并没有二般待她,可黛玉还记得当年她母亲把姨娘生的弟弟抱到正房来时,自己的惶惶然。
刚出生的孩子也没什么好说的,屋子里众人正在说贾府造省亲别院的事,自然也顺嘴提了一句宫中的贵妃娘娘。
当年贾史王薛四家嫡枝从金陵一起迁往上京,以两门国公的贾家为首,这些年薛家商户便不再提了,贾家自贾敬辞官取修什么劳子仙后,两府没有一个可以顶立门楣之人。
反观史家如今一门双侯,王家还有个王子腾。
史家和王家这一次都没有适龄的姑娘参加大选,元春又在宫里熬出了头,日落西山的贾府似乎又有隐隐起来之势。
今日来的都是亲戚,也没什么不能问的,保龄侯夫人便朝王夫人道:“算一算娘娘日子也快到了。”
王夫人面上含笑:“大约就是今年年底的事了,即使别院能盖起来,娘娘这个情况也来不得。”
说罢她得意地朝贾敏看了一眼,若是元春一胎得子,将来最少一个亲王位是跑不掉了。
其实有些话压在王夫人心里,只是敢想不敢说罢了。上皇也是像当今圣上一般早早立了太子,可那又如何,如今登位的却是当今圣上。
她的元春,生日正好是大年初一,本就该有大造化。
王子腾的夫人董氏便让丫鬟送了一个匣子到王夫人手上:“便是没来改日里还是要来送一趟的,正好今日来了先给你罢。”
王夫人看了一眼董氏,掩嘴笑道:“什么东西神神秘秘的?”
她当着众人的面打开,面上都是惊喜:“大嫂,你这是做什么?”
说罢她便把匣子里拿一叠东西拿出来,又惊又喜:“大嫂给我银票做什么?我可不能收!”
“你们家如今不是在造娘娘省亲的别院。”董氏见王夫人推拒,连忙又把匣子往她怀里塞,“也不知道你那里银钱凑不凑手,多少也算是我这个当舅母的一点心意。”
这话一出,保龄侯夫人刘氏面上就有些挂不住,她看向面色也不大好的贾母,到底垂下头没说什么。
王夫人便跟董氏拉扯起来,贾敏看了一眼坐在角落里尴尬不已的薛姨妈,快被王夫人和董氏二人逗笑了。
便是要给银子,也不能当着众人的面大剌剌地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演了一出戏向亲戚们讨要银钱呢。
上一世贾府要修省亲别院时,贾琏正好带着黛玉从姑苏回来。
林家并没有五代以内的近亲,也没有多少出息的族人,贾琏只留了些银钱和祖产给族里,剩下的都被他带了回来。
林家的家产别人不知有多少,贾敏还不清楚吗?
这笔绝户银拿出来,不说一个省亲别院了,就是两个三个也尽够了。
可这些人拿了林家的家产,下人传黛玉一针一线都用的贾家的,这些主子也没一个人制止这些流言。
老太太年纪大了不管外事就算了,可王夫人和凤姐儿都是贾府的管事人。
想到这里,贾敏的面色也不大好,对着凤姐儿神色也淡了一些。
上一世她管不了,这一世别管贾家省亲别院如何建,她一两银子也不会出。
凤姐儿瞧着屋子里气氛不太对,便朝董氏道:“叔母这是做什么,只是建一座别院,家中的银钱尽够了,怎么能让叔母破费。”
正说着桂哥儿突然张嘴哭了起来,凤姐儿连忙道:“我瞧着吉时就要到了,正好桂哥儿也醒了,平儿快叫收生姥姥进来,要给桂哥儿洗三了。”
屋子里的气氛这才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