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45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烈酒(1 / 2)

第145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烈酒

两兄妹明显没有听明白里面的意思,互相对视一眼,脸上是大大的疑惑。

张大娘觉得好笑,拍拍几个孩子的头,乐呵呵道:“你们先坐着休息一会,奶奶给你们炖鸡去!”说完站起身来,从灶房拿了一把大砍刀,就出门去了。大嫂对林樾笑笑,把抱在怀里的小蘑菇递了回去,起身追出去帮忙了。

林樾见状,想要跟去帮忙,却被另外两个嫂子拉住了。林樾是客,他们哪能让一个客人干活呢。她们东拉西扯的和她聊天,还催着几个孩子喝碗里的甜水。

三个嫂子都是本地人,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更不用说坐火车了,她们听林樾说起外头的世界,眼睛都是亮闪闪的。

另一边,地上放着一张老旧的八仙桌,张大伯和三个儿子陪张远东、刘放坐在那里说话。老谢头的连襟王老二送走了老谢头,又折身回来了,此时也和他们坐在一块,听这叔侄俩回忆往昔。

张大伯离家已经快七年了,政府说“支援东三省建设”,其实谁听了都知道,这是好听的说法,实际上就是逃荒。如果不是快要活不下去,谁愿意背景离乡。那一年张大娘病了一段时间,家里的钱都花光了,又赶上灾年,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张大伯就毫不犹豫的带着一大家子人坐上了政府派来的大卡车。

他们在这边扎根后,也过了一段很是艰苦的日子,好在乡邻们都很热情豪爽,帮了他们很多,这几年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

不过人年纪大了,就总容易想念故乡。他听张远东说了一些小田村的近况,心里感慨,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还有没有机会回去看看。

张大娘做了四个菜,小鸡炖蘑菇、土豆炖鲶鱼、酸菜炖粉条和萝卜条子汤,用瓷盆盛了,放了满满一大桌子。王老二听够了外头的新鲜事,背着手走过来,伸头瞧了瞧桌上的饭,使劲咽了口唾沫,嘿笑道:“嗯,这小菜整得还挺丰盛的嘛,有鱼有肉的。这鲶鱼你家还没吃完呢?”

鲶鱼是年前队里凿冰捕的鱼,家家户户都分了不老少。冬天的东北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往院子里的大缸里一放,就能冻得邦邦硬。

张大娘端着几碗鸡蛋羹掀帘子进来,笑道:“可不是嘛,正好今天做了。老二今天别走了,在这一块吃吧,正好尝尝你张大哥今年新酿的酒。”

王老二馋归馋,可不会那么没t有眼力见,赶忙摆手:“不了不了,我家婆娘今晚上要炖狍子肉,我也该回家吃饭了!”话还没说完,人已经跑出门去了。

刘放笑道:“看来你们这里的日子还挺好过呀,起码不缺肉!”

门口冒出来一个六七岁的小孩脑袋,嘻嘻笑道:“王老二又骗人,成天说在家吃肉,其实是在嘴上抹了猪大油!”

张大哥过去,在他头上打了一下,骂道:“就没有你不知道的事!”

小孩也不害怕,嘿嘿笑着,眼睛不时地瞄向饭桌的方向,嘴角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张大伯哈哈笑着,擡手点了点大孙子的方向,“这个孩子没有一刻是老实的,不过年前队里是得了几头傻狍子,回头你们走的时候给你们带上点狍子肉!”

几人连连摆手,忙说“不要”。凌凌和万里在一旁听着,好奇的问:“娘,什么是傻狍子呀?”

林樾装傻道:“我也没见过,应该是一种动物吧!”

张大伯笑道:“你两个小家伙没见过也正常,这玩意儿在这边常见,长得像鹿……呃,像羊,耳朵竖起来,这个样!”他见两个孩子一副没见过鹿的样子,干脆改口,找了一个他们肯定认识的动物。

“那干嘛叫它傻狍子啊,它很傻吗?”

屋里听到的人都笑了,“可不就是傻嘛,你要是在雪地里看到它,一下子就能把它给逮住了!”

两兄妹听得心驰神往,恨不得有个人能带着他们现在就去体验一番。

饭已经都做好了,张大娘把盆里的菜分出来一些,一屋子的大人小孩满满当当的坐了两桌才堪堪坐下。张大娘站在炕边,给几个年龄小的孩子一人分了一小碗鸡蛋羹,还不忘说上一句:“今儿来客人,你们也跟着沾沾光,吃碗鸡蛋羹!”

林樾正不知道该怎么回话,坐在另一桌的张大伯就喊道:“小灰媳妇,过来尝尝我自己酿的酒,纯粮食的,香着呢!”

张大伯家吃饭不是分的男女桌,而是分喝酒的和不喝酒的。坐在林樾要照顾几个小的,就婉拒了,依然和一群孩子们坐在炕上。

大嫂一脸认真的和林樾说:“不喝酒哪能行呢,这天寒地冻的,多少喝一点暖暖身子!”说完,不由分说的倒了一小杯递给林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