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44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探亲(1 / 2)

第144章第一百四十四章探亲

刘放说的第一句话就让张远东震惊住了,张小惠竟然跑了。

因为张小惠的特殊性,她这几年一直被秘密监押,很少能够接触到外人。前几年,还有有关部门偷偷监测着她上辈子的婆家,验证她话里的真实性。她说的事情不是全都能对上号,但也有几件事是真实发生了的。

本来像张小惠这么特殊的犯人,有关部门对她的看管是很严密的,可大运动之后,一些权力部门出现乱象,甚至有的部门直接停摆,有人趁此机会,把张小惠偷偷救了出来。当时掌权的人发现这件事,认为只是丢了一个普通的犯人,根本就没怎么放在心上,等了解内情的人得知这件事,已经晚了,张小惠早就不知道跑到了什么地方。

张小惠一直对林樾有极深的敌意,上面觉得她一定会潜伏在林樾周围,对林樾下手。得知张小惠逃跑的消息后,上面给原军区打了电话,却得知张远东已经调任了,这才赶紧派了刘放过来,目的是保护林樾,同时如果真的发现张小惠的踪迹,也好实行逮捕计划。

张远东想得很多,脸上的表情绷得紧紧的。他从刘放的话里能够听出来,有关部门一直在留意林樾。

他不想考验人性,他怕林樾的特殊之处被人发现,会像张小惠一样被关押起来。他想起那天早上在刘支书家里放的蛇,心里一阵后悔,如果可以重来,他不会让林樾为了别人冒这么大的风险。

在这件事情上,林樾比张远东要想得开的多。花国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国家,那些怪力乱神的事情并不少见,每个地区都有流传很广的神异事件,只要没有对人民和国家产生危害,有关部门更多的只是暗中监测,而不会过于干涉。

事情也的确是这样的,因为常凯申那些人对林樾和张小惠的重视,上面早就开始关注林樾了。她和几个孩子的力气本身就大的让人惊奇,而张远东,不可否认他是一名很优秀的战士,但他体能的变化也是非常明显的,虽说张远东已经在刻意控制了,可前后差距依然非常大。要说其中没有什么奇遇,谁都不会相信的。

但是有关部门并没有多做什么行动,只是在暗中对林樾多了两分保护,甚至王司令也曾经接到过要多留意林樾安全的电话,只不过他提前接到了和许父交好的领导的嘱托,再接到这通电话的时候没有往多了去想。

一行人下了火车,又坐上了公交车,辗转来到了小兴安岭脚下。

二月的Y市还是一片银装素裹,一行人哪怕已经穿得很厚,一时间还是难以适应这里的温度。三个大人把四个孩子抱在怀里,另一只手还要提着沉重的行李,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野外行动迟缓的走着。

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小乡村,张远东捏着一封信,赶到前面找人问路去了。

没多久,就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跟着张远东走了过来。

张远东的语气里明显带着高兴,“媳妇儿,这位老乡说他要送我们过去!”

老乡身上穿着厚实的灰色棉袄,头上戴着一顶狗皮帽,双手踹在袖子里,一脸憨厚老实的模样。他看看几个小脸冻得红通通的孩子,开口道:“这大雪的天,你们领着这么多孩子,走到天黑也到不了锣河大队。我家有个大爬犁,走吧,我送你们过去!”

老乡姓谢,他让几人叫他“老谢头”。张远东把肩上的大背包放到了爬犁上,接过老谢头手里的绳子,道谢道:“多谢谢老哥了,我来拉爬犁吧,麻烦你帮我们指路。”

老谢头看起来憨厚,但是个豪爽的性格,听张远东叫他“谢老哥”,心里高兴,也不多和张远东客气,走在前面给几人引路了。

几个孩子对爬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扭着身子要下来,坐坐这个奇怪的交通工具。几个大人没法,只能让几个孩子轮流在上面坐一会。爬犁很大,几个孩子都坐上去也不成问题,不过风大雪大,几个孩子受不了这么寒冷的天气,只能在爬犁上坐一小会,就又被大人抱在了怀里,缩着头抵御寒风的侵袭。

路不太好走,老谢头一路给几人介绍着,走了将近两个小时,才终于看到了锣河大队的影子。

这里虽然地处小兴安岭山脉,但和他们老家山上的那一点田地不同,还没到锣河大队,首先经过的是一大片连绵的t粮田。田地被大雪覆盖,白茫茫的几乎看不到边。

孩子们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雪,看到田里崭新的、没有人为踩踏痕迹的雪地,已经恨不得上去打几个滚了。老谢头提醒道:“你们对这里不熟悉,尽量走有路的地方,那些看起来崭新的雪地不要上去踩,谁也不知道雪有多深,一个不小心,就可能陷下去。”

林樾心里一惊,她以前就听说过东北雪天雪窝子的厉害之处,赶紧抓住几个孩子耳提面命了一顿。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因为太冷了,村里的街道上几乎没有什么人,老谢头带他们找到一户人家,帮着他们进去问了路。

来人一听他们是来走亲戚的,热情的把他们带到了一栋略显破旧的土坯房前。

屋里的人听到门外的动静,出门来看,就见门口站了一大群人,有隔壁村的老谢头,和老谢头在本村的连襟,还有几个看起来风尘仆仆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