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章子衍
蒸熟之后的烧麦皮变得晶莹剔透,并且与包子不同,烧麦的顶端是敞口的,一揭开蒸锅盖子,无需咬上一口,便已然能看到里头色泽缤纷的馅料。透亮的米白色面皮与橙白相间的馅料,只需随意瞥一眼便能让人口齿生津。
苏禾安闻着烧麦的香味,对着梁玉英笑道:“阿娘,我知道咱们酒楼朝食可以卖什么了。”
“莫不是要卖这个烧麦?”糯米独特的香味随着滚水蒸煮烧麦时飘起的白烟升腾而起,裹着藕香和腊肠香,让梁玉英恨不得现在就不顾烫去尝上一个。
苏禾安盈盈一笑:“咱们以后朝食可以卖早茶。”
“早茶是何物?是说早上便要卖饮子吗?”梁玉英取来两张厚棉布,垫在手上,把锅中那几大笼屉热腾腾的烧麦端了出来放在边上。
苏禾安道:“自然不是,是东南边的吃法,算是朝食能吃的茶点吧,有烧麦,还有虾饺、肠粉、红米肠之类的。到时候咱们面和馄饨还是可以照做,只是再额外加些这种精巧些的茶点,价钱可以定得高些。”
“那你得多招些人手了。”梁玉英在心中默默算着账,昨日苏禾安梳洗一番之后,从包裹里翻出一大笔银子,说是恰巧又卖了方子给宋家,如今他们家在中江县中,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富户了,酒楼前期的花费也能稍微多上那么几成。
苏禾安夹了一只烧麦,吹了吹,送入嘴中,这次的烧麦皮烫得恰到好处,蒸出来软糯弹牙,口感极好,只是馅料的水分与油都稍稍多了那么一成,吃起来有些太润了,应该是因为这里用的食材的到底是和现代存在一定的差异,之后得再改进改进。
听着梁玉英说招人的事,她先是想起了那个换来了土豆的任务,然后才点了点头道:“我在府城的时候便和玉乔商量过了,她那边先帮我留意着,等过几日咱们一起去府城的时候,我们再亲自去人牙子那看看。若是能再寻到一个仲英这样的人便好了。”
“你也别万事都麻烦人家宋三娘,她也有自己的铺子要忙,别坏了感情。”梁玉英也夹了一只烧麦,与苏禾安的口味不同,她倒是很喜欢这种油润的馅料,“这馅料不错。”
“阿娘不觉得太湿了些吗?”
“我觉得正正好。”
苏禾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果然不能只按照她的想法去调整口味,她想着,去了府城的前几日倒是可以弄一个试吃活动:“我知道的,也是有些事情实在需要三娘才成,我会好生给嚼月轩写方子的。”
“阿娘你这次是没去,我瞧着玉乔的脸色都比去年冬天的时候好了不少。”初见的时候,宋玉乔穿着繁缛华贵的袄裙,脸上鲜有笑容;如今为了做生意方便,她换上了利落的襦裙,脸上却始终是笑盈盈的。
“那便好,这姑娘是咱们家的贵人啊。”宋家的宴席之后,苏禾安接到了许多府城宴席的单子,还得到了去泰昌阁比试的机会。
苏禾安和梁玉英都清楚,这都得多谢宋玉乔。
报恩,是不懂什么大道理的梁玉英记得牢牢的两个字。
“宋大人如今也不催着她成婚了,我瞧着,按照如今的红火程度,等到了年底,嚼月轩怕是就能开分店了。”
说起嚼月轩,梁玉英一直有个疑惑:“咱们酒楼里的点心是不是得和嚼月轩分开来?”
苏禾安颔首笑道:“那是自然,不然咱们不就大水冲了龙王庙①了?咱们酒楼里不卖甜点,也就朝食的时候卖些我方才说的那些茶点便成。府城里是有用夕食的习惯的,咱们午食之后也就只能稍稍歇那么一两个时辰,便得忙夕食的事情了。”
“那咱们搬去府城之后是一天卖三顿饭食?”
苏禾安点点头:“是,所以咱们至少还得再招三个帮厨才成,我跟着齐老板去瞧酒楼的时候特意看了,如今那酒楼有六个灶台,我再加上三个帮厨,应该差不多。”
“那我呢?而且这也就二十来天了,你能教会这些帮厨做咱们酒楼的菜吗。”想起姜仲英和自己都学了这样长的时间,梁玉英有些担心来不及。
“我昨日不是说了,边上那间小一些的酒楼就将一楼改成和苏梁食肆差不多的布局,依旧用来卖盒饭吗,我想着,阿娘便去负责盒饭这一块吧。至于酒楼这边,我是想做点单的生意,所以肯定是尽量招几个本身就有底子的厨子……走一步看一步吧,若是当真招不到,也可以一开始酒楼这边大堂和包间加起来只开六到八桌,给我寻个能切菜看火的帮厨便成。”
如今真的将酒楼拿到手,苏禾安才意识到,开酒楼果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真的能赶在中秋开业吗?
“或者咱们和齐老板商量商量,再迟些?”梁玉英大概算了算,若是只开六桌,倒也不是没得赚,但当真不太划算。
苏禾安纠结半晌:“咱们还是尽量赶上吧。”
二人一时无言,还是闻着香味寻摸到庖厨的苏苗安打破了静谧:“阿姐,今日又有什么好吃的”
她身后还跟着一早便赶来食肆学厨的姜家姐妹,梁玉英见了姜仲英,拍了拍苏禾安的肩膀:“或者,咱们还是把仲英季英也带去府城里?”
“你想,若是你昨日的猜测是真的,小顾定然是要回家去的,知府家肯定不会允许他继续在一个食肆里做帮厨,对不对?”
“是……”若是她的猜测都是真的,她也不想耽误了顾飞藿考学。
梁玉英对中江县是有感情的,但是如今的她更想去看看府城的新生活,也不是就一定想要把中江县的食肆留下来:“那样的话,食肆中便只剩下姜家姐妹和陈婶了,倒不如就算了。”
而且,从梁玉英的视角看,苏梁食肆的房契也不在他们手上,也只是租来的而已,等到十一月可就满了冯院长当时奖励的一年之期了。
谁知道之后他们还能不能租这个食肆?
“阿娘说得也有道理……”苏禾安本是想着,梁玉英在中江县生活了这么多年,定然是有感情的,加上这也是她穿到大殷后的第一间食肆,便想着还是尽量留下来。
梁玉英见苏禾安还是满脸纠结,笑道:“只要咱们家人在一起,哪里不是苏梁食肆呢?”
确实是这个道理。
还有两笼烧麦没有出锅,庖厨里还飘着白茫茫的热气,热气里是麦子、猪肉、各式素菜的香气,苏禾安忽然很想掉眼泪。她微微仰起下巴,眨巴着眼睛,将泪水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这不是应该伤心掉泪的时候。
在现代的时候,她没有过家人,现如今便想保存每一份属于“家人”之间的回忆,但正如梁玉英所说,只要他们在一起不就行了吗?
这样的话,唯一要担心的就是中江县的人脉了。
罢了,有得必有失。
若是强行留下姜家姐妹经营苏梁食肆,说不定也并不能让挑嘴的许同光、冯斯年这些人满意。
之前想着要强留下苏梁食肆的时候,她确实也没想过顾飞藿能这么早就寻到家人。
只是不知道姜家姐妹是否愿意……
苏禾安望向庖厨门口的姜家姐妹。
苏苗安不知道为何方才姐姐和母亲的表情都有些凝重,不明所以道:“阿姐,我闻到了糯米丸子的香味!似乎还有菌菇?”
苏禾安从锅中夹了一只烧麦递给苏苗安,忍俊不禁道:“你这鼻子是越来越灵了,仲英、季英,去洗个手也来先把朝食用了。我有事情要问你们。”
姜季英三两下便洗好了手,囫囵吞了一个已经不那么烫的烧麦,心满意足地砸吧着嘴:“东家要问什么?”
此时,姜仲英才刚刚净了手,寻了双筷子准备去夹烧麦。
这两姐妹,真是一点也不一样,苏禾安想着。
“我方才计划了一番,因着人手还是不太够,可能食肆这边便不会做了……”
本还慢吞吞的姜仲英听着苏禾安说食肆不做了,猛地把手中的竹筷拍在灶台上,意识到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了她,一时间手足无措了起来:“东家,我……那我……”
那我们怎么办呢?
“你们愿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去府城?”苏禾安盘算了一番,系统奖励的那间酒楼的二层虽说是两间屋子,但其中有一间特别宽敞,完全可以隔开来让他们母女三人住,剩下的那一间则分给姜家姐妹。
而且她这段时间肯定还能再攒些积分,加上比试奖励的那一千点积分也不少了,如今平日里她消耗积分的地方唯有兑换辣椒——府城市场上有卖的,但价格偏高不太划算;至于她自己种的那些辣椒,则是不太够用。
如此,等到中秋开业之时,说不定能给酒楼升一级,使得它再大些呢。
姜仲英的眼睛瞬间亮了:“我们可以吗?”
姜季英也有些差异,能留在中江县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之前她总以为,东家指不定哪天就会把他们赶走。毕竟亲人都会把他们卖掉,更何况和无亲无故的东家呢。
现如今东家要将中江县的生意停了,竟然想着的是把他们也带去府城里?
姜季英小时候听一个去府城富贵人家做工的姐姐说起过府城的繁华,她向来是个争先的性子,自然是欢喜道:“自然是愿意的!”
“你们先把朝食吃了,等一会儿食肆里不忙了,我细细与你们讲去了府城之后的安排。”
-
顾飞藿今日来得有些迟。
昨日夜里他总觉得思绪静不下来,似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久久未曾入眠,是以今日早晨起得比往常晚了那么一刻多钟。醒来之后因着心神不宁打翻了台面上堆着的书册,又花了小半刻钟来整理。
也不知是有什么事情。
等急急忙忙赶到食肆之后,他觉得今天的苏禾安很不对劲。
往常只要他一到食肆,苏禾安便会来和他打招呼,然后告诉他今日食肆里的安排,若是不那么忙的时候,还会考校一番他的饮子做得怎么样,速度和口味是否都合格了。
又或者来告诉他,今日门口的告示要改成什么,是不是要上新品了,需要他编个故事。
可是今日,东家几次从他面前“飘”过,似乎是要对他说什么,他都已经做好准备听了,东家又“飘”回厨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