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禾安越说越怕:“总之,食肆没了还能重来,你们定要先护住自己。”
梁玉英笑道:“哪就到这种地步了,倒是禾安你,一个人去府城定要保护好自己,我知你见识广,不会被人轻易骗了去,但到底你年纪尚小,保不准就有人会动了坏心思。”
母女二人互相担忧劝慰了一阵,苏禾安去喊了苏苗安进来帮着打发蛋挞馅里要用到的鸡蛋,又是交代了一番。
苏禾安看着灶台上的沙漏,估摸着面团已经好了。
“总之咱们都小心些。”
只见苏禾安将冰过的面团切成许多个等分的小块,在案板上搓揉成一个个小圆子,接着,用擀面杖将这些小团子一个个地擀成椭圆形:“阿娘也来擀几张?”
梁玉英点点头:“树叶形是吗?”
“对,别擀成圆形了。”
擀好的面皮放入船形模具中,轻轻按压让挞皮与模具紧紧挨在一起,再用极细的竹签在挞皮上压出一排平行的气孔。
准备好后,便取来之前做生煎包的大铁盘。
没有烤箱,只能用煎生煎包的方法煎蛋挞皮了。
“全都放上去吗?”
“对,阿娘帮我取些绿豆来。”
“绿豆?现在泡发还来得及吗。”
“是用来放在这面皮上面,免得它膨起来。”没有重石,也只能用绿豆了,等做好了蛋挞再用这些绿豆做个绿豆糕好了。
可不能浪费了食材。
锅中不用刷油,将蛋挞皮连着模具一起放进去,中火慢慢煎烤着。
虽盖着盖子,却隐隐有香甜味飘了出来。
趁着这段时间,苏禾安开始做蛋挞的馅料。
将面粉与打发好的鸡蛋黄搅拌均匀,再一点一点地往里面加入新鲜的牛乳,等到这面粉奶糊里没什么颗粒了便倒入一口小锅中加热。
“苗安,帮阿姐把火扑小些,怕糊了,”苏禾安不断翻动着锅里的面糊,“阿娘,找个能放下这个锅子的碗,帮我在里面装满清水,就水井里的凉水。”
锅中逐渐粘稠起来,醇厚浓郁的奶香飘满了整个庖厨。
苏禾安熄了火,将那碗面糊连着锅子一起放到装着凉水的盆中。
梁玉英站在边上啧啧称奇。
正巧此时,挞皮也煎烤好了,苏禾安一揭开锅盖,扑面而来的便是极其浓郁的蛋奶味。
将里头用来做重石的绿豆都夹出来后用勺子把已经放凉的牛乳面糊舀到挞皮里,再在上面洒了些坚果:“先尝尝味道,到时候我再在上面做个小旗子做船帆,用竹签和彩纸做吧。”
“用布做会不会好一点?我还可以在上面绣点什么。”梁玉英接过苏禾安递过来的蛋挞。
“能不能绣苏梁两个字?”苏禾安忽然想起之前还打算做商标的,但这些天来日日都忙得很,竟是把这个忘了。
若是能在蛋挞上留下自己的商标,以后去府城定然会更加顺利。
“或是绣个什么花样,要不明日问问顾兄,他书读得多,也许能有些想法。”
“绣个禾苗?正巧是你们姐妹二人的名字。”
“不成,那阿娘怎么办?得把咱们母女三人都弄上去才是。”
“罢了罢了,先尝尝这蛋挞的味道怎么样吧,还有几日呢。”
至于苏苗安,美食当前,她可没心思去想什么旗子要怎么做,从苏禾安手中接过蛋挞后就一大口咬了下去。
还好苏禾安已经摸清楚了苏苗安猴急的性格,早已帮她把模具去掉了,不然小姑娘怕是要连着锡纸一起吃下去。
毕竟在小姑娘的心里,阿姐做的吃食没有不能吃的。
辣子鸡里的辣椒能吃,那蛋挞的模具定然也是能吃的!
一口下去,酥脆的外壳蛋香浓郁、里面的牛乳面糊顺滑粘稠、奶香四溢,混在一起,外酥里嫩、口感格外丰富。
而且梁玉英把糖粉研磨得很是细腻,吃起来只有满满的香甜味,却没有任何噎人的颗粒。
她嘴中的蛋挞还没吞下去,就急急忙忙道:“这个好好吃!”
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话,她又咬了一口:“我喜欢吃这个皮!香香脆脆的,单独吃这个壳子肯定也很不错!”
苏禾安做的蛋挞更类似于现代的港式蛋挞,外壳的口感与曲奇饼干有些相似。
苏苗安这么一说,苏禾安又动了心思:“廿一那日我烤些饼干,那三日朝食的时候可以卖。”
“饼干?”
“就是苗安说的单独的壳子,再做厚一点,不做成这样的船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