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三十一章 羝羊触藩(1 / 2)

第三十一章羝羊触藩

文忆年守关不出,谢璇尚有等待的耐心,却已急坏了远在奚阳的容王。正所谓卧榻之侧,容不得他人酣睡,北桓军一日未退,王鏊心里就猫抓似的不安,三番五次发文催战,然而作用微乎其微,文忆年依旧按兵不动。

王鏊心里嘀咕,半是疑虑半是不满,询问群臣是否应该派个监军前往督战,又遭到王肃力阻。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什么“疆场局势瞬息万变,不可待人君运筹九重之中”,王鏊听得烦闷,只好作罢,退朝回到寝殿,又是满腔恼火。

杜延恩见此情形,赶忙上前抚慰。王鏊满腹苦水,便趁机倾倒了个干净,最后问杜延恩道:“为何本王想干什么,他都有那么多理由反对?难道真的他事事都对,我事事都错吗?”

君王的自尊心,当然如日月光辉无处不在,又如雷霆风雨变化莫测,好在杜延恩谙熟他的脾气。

“大王英明天纵,年少有为。别的奴婢不敢说,单说今天这事,肯定怪不得大王,怕还是王叔存有私心了。”

“私心?”王鏊咬了一颗葡萄在嘴里,斜着眼睛觑他,“你说是什么私心?”

杜延恩弯身帮他捶肩,口唇凑近他耳畔。

“大王难道不知?文忆年乃是王叔至交好友,两人关系密切,亲如异姓兄弟。这退敌的大功,王叔自然想让他独占,又怎么肯让别人前去分功?”

王鏊皱眉:“你是说,王肃结党?”

“眼下倒没听说。”杜延恩笑道,“不过想来士人清高,喜欢区别同类和异己,结党也算是他们的老毛病了。”

王鏊阴沉着脸色,半晌不作声。

“延恩。”

“奴婢在。”

“本王封你为观军容处置使,即日启程,赴娄关督战!”

“谨遵王命。”

今日殿中当值的太监赵皤是杜延恩的徒弟,旁观了整个经过。杜延恩领旨退出殿后,赵皤忍不住问他:“师父与王叔有旧怨?”

杜延恩道:“我跟他没什么交道,谈不上恩怨。”

赵皤更迷惑了:“那师父为何暗示大王他和文忆年等人结党?”

杜延恩回过头,面无表情地盯住他。赵皤畏惧地缩了缩脖子,却见他忽然一笑。

“真是个傻小子。王肃有没有得罪过我关什么紧要?水火不能相容,也不是因为谁冲撞了谁。他那种人得势,咱们就永不得志。一辈子当牛做马赔尽小心,也不过是宫里的奴才。”

赵皤也是个机灵的,立即打蛇随棍上。

“师父志向远大,此去必定建功立业。师父将来爵禄高登,还望多多提携徒儿。”

“净说没影子的话!”杜延恩一笑摆手,“为师走后,你在大王身边可要仔细侍候,朝廷上的事也要留心,看紧点儿风向。知道么?”

“是,徒儿谨记师父教训。”

朝廷派遣观军容使,用的是劳军的名义,但稍有脑子的都看得出来,杜延恩来到娄关,主要是充当容王的耳目制约将权。众军士多有不忿,文忆年却越发沉着,接待杜延恩时态度如常,既不排斥也不谄媚,尽礼而已。

行辕内两人正在寒暄,忽有士卒来报,称敌军在关外索战。

文忆年因道:“本将失陪片刻,先去关上看看情形。钦使奔波多日,就请在此歇息。护卫和仆役我已经安排好,不知钦使是否还有别的需求?”

杜延恩笑道:“将军不必为我费神。本使奉大王圣命,前来观仰军容,怎能空负虚名?今日来得凑巧,本使也不觉劳累,不如跟你一道去关上,正好让本使看看大将军的军威。”

关楼上旌旗猎猎,人影密布。

文忆年布置周全,城墙上人虽多,岗哨职守一丝不乱。阿客跪在垛口,横臂开弓。一箭射去,正中敌军旗手。旗幡顺风而伏,向前冲驰的北桓军出现些许骚乱。文忆年一声令下,城上弓箭齐发,北桓军众略有后退之势。

“都说谢璇善于治军,看来也不过如此。”杜延恩面有得意之色,“才几支箭,就乱了阵脚。”

文忆年不敢轻敌。

北桓军虽然后退,伤亡却有限。一转眼,关外大军已变了阵列,另一面大旗从中军竖起,拥着一名铁甲骁将飞驰到队首。

“郑彪!”

杜延恩眼神敏利,一下认出,脱口喊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