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四十七章 檀心初吐(2 / 2)

昭王的作风从来是要么不做,要么就得坚持到底,在更法改制的大问题上尤其如此。沈明良虽然一直旗帜鲜明地支持新政,但昭王知道,那多半是为了博取他的好感。等到自己死后,他能自己做主时,是否还会顶着压力甚至危险将事情继续下去,却是极大的疑问。

幼主继统呢?那意味着太后称制。她的二王嫂并无政才,权柄不是落在外戚手中就是落在丞相手中。冯虚虽然忠诚,对新政却向来不置可否,将来若冲突加剧,为了安定朝内,放弃新政是他很可能会做的选择。

昭王理想中的嗣君,应该既能以温柔的表象暂时稳住反对派,又能心怀坚志,按照预订的计划逐步推进新政,完成他未竟之业。

沈安颐知道自己何等适合。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只在于她是公主,而非王子。

“母弱子幼,社稷难安。”昭王缓缓道,“本王如今也想开了,与其对从前的旧怨耿耿于怀,倒不如保住眼前。本王有意向北桓投书称臣,好歹让子孙免于外患之苦……”

沈安颐猛吃一惊:“父王!”

这个宣告大出意外,意外到简直让她觉得匪夷所思。脑子里嗡嗡作响,她的手脚一阵一阵地发冷,仿佛得了寒病,几乎要打起摆子来。胸膛迅速被愤懑和耻辱感充溢,使得她一方面想把头埋进地砖缝里,另一方面却又险些控制不住要跳起来喝止。

昭王的视线漫不经心地扫过她:“你有异议?”

声气中全无慈蔼,俨然竟是殿堂质询臣下的威慑之意了。

“父王!”沈安颐情绪难忍,一下跪倒在榻沿边,“父王一向英明,怎会以为投书称臣就能使昭国免于外患?北桓虎狼之志,虺蜴为心,所图在于天下,又岂会满足于寸金之礼?以战志求太平则国存,以偷安求太平则国亡,外取诸侯之辱,内寒贞臣之心,纵能偷安一时,倾覆也只在旦夕而已!”

昭王默不作声。

沈安颐难以置信地望着他,脸色越来越苍白。

“父王……”她的嗓音突然哽咽,“就算您不肯顾念捐躯的将士,也求您想一想您枉死的女儿……”

安颀的死从来都是父女两人共同的心病,她无论如何不敢相信,自己深为敬爱的父王有朝一日竟会怯懦到骨肉血仇都能忘却。

昭王眉头一皱,似乎终于被触及隐痛。胸脯几度起伏,方才慢慢稳住呼吸,语气松动了些许:“可是,倘若唯此一途呢?”

沈安颐忽而笑了,泪星未逝的明眸中精光灼灼。

“纵使前路绝尽,安颐愿尽此身,为昭国开辟生途!”

昭王没有说话,胡须却渐渐震颤起来,双颊泛起一种激动的红晕。他欲罢不能地注视着自己的女儿,突然伸出手去,扣住了她的肩膀,用力大得几乎要捏碎她的胛骨。

“你果真愿意为昭国奉献一切?在所不惜?”

“是!在所不惜。”

“好。”昭王的声音渐低下去,却显得愈发滞重,仿佛夜已太寒,连说出口的话也将被凝固,天荒地老,不可变更。

“安颐,为父不仁,但为父亦无人可托。你既有远志,可愿在此立下重誓?”

沈安颐闭了闭目,变化激烈的情绪让她产生片刻眩晕,脑海中无数画面乱转。菰蒲园的雪夜,碧玉山庄的剑影,杏林下的孤冢,关城外的杀声……冤仇何可还?恩情何可报?烽烟何能阻?纷乱何能平?

尽此一身,便够么?

“皇天在上,沈安颐在此立誓:故土一日未归,国仇一日未灭,四疆一日未宁,安颐一日不嫁。尽我所有,付于社稷。若违此誓,天人共弃,粉身碎骨,无所怨尤。”

过忘山门内近日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气氛。

一开始,众人只道碧玉山庄一役放跑了桓王,令尊主大为动怒,当日参与战役的属下都在兢兢待罪。然而等了一阵子,却不见玉霄宫内传出任何指示,有弟子疑问之下偷偷询问四方谛命,这才得知宗主一直留在玉霄宫,终于劝得尊主回心转意,念在众人作战辛劳的份上网开一面,意欲观察观察他们的表现再做决定。

这样,山门众下属便越发小心应差,期望得到尊主的认可和宽免。

事实上,观察表现云云,不过是水云深用来稳定人心的说辞。真正的情况是:柳缃绮病了。

柳缃绮此人,也许是生性太过刚强,颇有点神鬼不惧、万邪辟易的命格。不要说生病了,一年到头连个喷嚏都懒得打,如今突然发病,反倒让人措手不及。

过忘山门中大小事务向来是她一手包揽,骤然病倒不但影响正常运作而且容易人心惶惶,于是水云深不得不留在玉霄宫,一来照顾她身体,二来帮她处理各色事务,暂时稳定局面好让她安生养病。

柳缃绮偏不是个安生的。

“怎么又爬起来了?”

水云深端着药碗进来,就看见柳缃绮披着单衣站在书案前,一份一份地拣读着各殿信报,登时一阵无奈。

“说了多少遍?你现在需要清心静养。这些东西,等你好了爱怎么看怎么看。怎么?鞋子也不穿……衣服就穿这点……看来你这病是不想好了。”

柳缃绮皱着眉头看着她笑。

“云深,你这么啰嗦,我以前怎么没看出来?”

“那你现在看出来了,要不要甘拜下风?”水云深没好气地横她一眼,把药碗塞在她手里,转身去拿她的外袍,“既然你精神好,起来活动活动也无妨。把鞋穿上,衣服套上。现在天气凉,当心着了风寒。”

柳缃绮被她念叨,心情却满足得很,喝了药把碗一扔,伸胳膊伸腿任由水云深服侍。穿戴齐整之后,她立刻将水云深拉到案前,拿起一沓挑拣出来的信报:“你看看这个。”

水云深翻了翻:“凤山的巡查队名单?玉衡宫以前的信报?怎么了?”

“没看出来么?”柳缃绮挑眉,见她迷惑,便亲自指点,“你看这几个签名,再看这几封信报。”

“这是近几个月以来,凤山一带的每日巡查表,我检查了许久之后发现有的签名有点别扭。凤山那里原属你玉衡宫管辖,这些巡查弟子也该是原本从玉衡宫派过去的,于是我命人去玉衡宫找了找他们以前呈递过的信报。很有幸,虽然他们品级低微,但的确有几个人曾写过信报。我将这些信报的署名与巡查表上的签名两下一比对……”

“签名有假!”水云深这一醒悟,当即变了脸色,“有人冒名顶替了他们……”

“预谋!”

柳缃绮冷笑一声,将手里的信报一把甩在案上。

“忘岁月,他绝不无辜。”

水云深回过神,擦了擦脖子上的冷汗。

“此事的确蹊跷……不过忘岁月被囚幽宫许久了,哪怕以前有过什么心思,成为废人后也不足为虑,你瞧着办吧。”

外头骤然传来异响,二人转头一望,风飞絮跌跌撞撞闯进朱帘。

“絮儿?”柳缃绮一惊起身,将她接住,“怎么回事?谁把你伤成这样?”

风飞絮面色青黑,唇畔带血,茫然无力地向她看了一眼,说:“你们快走。”言毕头颈一勾,猝然倒了下去。

水云深连忙蹲身,拉过她的手腕把脉,还未有个结果,忽听脚步声响,点苍疾步走入。

“尊主!”

他的脸色凝重而惶恐:“禀尊主,属下奉命去提忘岁月过来问话,谁料到达幽宫一看,人竟然不见了!”

柳缃绮神容大变。

“什么?!”

点苍躬身请罪:“属下失职,请尊主……”

“少废话了!”柳缃绮怒气冲冲,一把将他甩开,“立刻传令所有人,全山搜捕忘岁月!”

“不必麻烦了。”

冰冷嗓音骤然响起,柳缃绮步伐一顿。罗帷朱幕飞荡而起,空阔殿门外,一道人影逆光站立。衣似玄墨,面如苍雪。赫然竟是——

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