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 77 章(2 / 2)

彼时他寻到了高人隐士玄知子,以帝王的精诚所致,换来了玄知子的三卦,一卦他寿数不出甲子,二卦宁国气数已尽,三卦他并非亡国之君。

三卦之后,玄知子坐化,而宁帝,则为此忧虑了半生。

他从未与人说过这天机,却无时无刻不在寻求解决之道,这些年来,他身体虽无不妥,忧思却时常惹来头痛心悸。

若宁国真的气数已尽,他又非亡国之君,那便意味着,他的继任者,便是将宁国推向灭亡之人!

他暗中找来术士,在每一位皇子降生之时便细细推算,最终有命格继承皇位的,只有长子容珏,与四子容砚。

彼时容珏太子已立,而容砚这个歌女所生的第四子,从一出生他就讨厌上了。

多年来,他对这两个儿子心怀芥蒂,十年前太子容珏谋逆一案,他虽觉不可信,又觉天命难违。

至于容砚,他厌弃了二十年,直到寿宴之上,其献上的寿礼讨了他的欢心,他想,许是那天机已破,才有这如此吉兆。

他越来越满意容砚,也越来越认为,他之所以两个儿子都有帝王的命格,是因为一个是天机所示,一个则是天命所归。

他本以为,他会像寿宴上所祝愿,打破天机的诅咒,福寿无疆、国祚绵长,没成想,容砚竟有着这样的身世。

可笑他怎会以为天机已破,这天机,分明在这里等着他,若他把宁国交到容砚手里,会否刚好如天机所预言一般,直接导致宁国的灭亡?

他倒要看看,这孩子身体里流着的,是否真有一半安国的血。

既然宁帝已经发了话,薛太后便也不再理会闵贵妃的反对,径直命身边的侍从去准备滴血验亲的器具了。

不多时,一碗清水便呈至薛太后案前,她率先执起银针,扎破指尖,将一滴鲜血滴进了碗中。

容砚目光扫过场上众人,给了陆铃儿一个安心的目光,也以银针刺指,滴血入碗。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张地注视着薛太后案前的瓷碗,尤其是与这次认亲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几人。

瓷碗之中,两滴血很快便融成一体,薛太后喜道:

“果然没错,你真是玥儿的孩子!”

在她身侧,安帝伸长脖子看着碗中相融的血液,不禁惊道:

“这怎么可能!”

薛太后不悦地瞟了他一眼:

“怎么不可能?要不,你这个当舅舅的,也来试试?”

安帝闻言却脸色一僵,随后低头不语,摇头默认了眼前的事实。

容砚这才朝薛太后深深一揖,道了一声:

“皇祖母。”

“好,好!”

薛太后面上掬起笑意,眸光落在容砚身上,觉得这孩子怎么看怎么顺眼。

下方的席座之上,立刻响起了一片道喜声:

“恭贺薛太后寻回外孙。”

薛太后笑意更甚,连道了数声好,接着又将视线转到了容砚身侧的陆铃儿身上。

这丫头长得好,人也机灵,的确是个好孩子。

只是她这个外孙,竟大方到将玉佩相赠,要知道,这玉佩可是……

也罢,既然这位陆姑娘在他心底的分量如此之重,赠就赠了吧。

她擡手召陆铃儿上前,将玉佩还至其手上:

“此玉佩既已赠你,那你便好好收着!”

陆铃儿眉眼一弯,唇角的小梨涡可爱灵动:

“多谢薛太后!”

此玉佩若是出自安国皇室,薛太后是有权力收回的,她仍将其还给陆铃儿,那便证明了,她不但认可了容砚,还同时认可了陆铃儿。

此时主位之上端坐这四人,除了薛太后面露喜色之外,其余三人则是神色各异,对这场认亲都有各自的想法。

薛太后凤目朝主座上一瞥,然后越过安帝,看向了对侧若有所思的宁帝:

“宁国皇帝,还没来得及问你,哀家的玥儿自幼身体康健,如何就年纪轻轻殒命在了你宁国后宫?”

薛太后此言颇有几分责备的意味,问得在场所有人心中一跳。

后宫之中,年纪轻轻就殒命的女子还少吗?尤其像许美人当初这样无母族所依的,谁也不敢打包票,她的离世毫无疑点。

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宁帝与闵贵妃,安宁两国好不容易达成协议、会盟成功,若是因这位故去的长公主闹翻,那可是大大的不妙。

宁帝也从方才的思绪中回过神来,他侧身朝着薛太后回复道:

“许……长公主当年因生产亏空了身子,朕请尽名医,亦是无可奈何。”

宁帝自问所言非虚,当年的许莺,虽是身份低微,但其过人的美貌与婉转的歌喉还是入过他的眼的,只是没想到,她一有身孕,身子就一天天差了下去。

后来诞下皇子,自己身体亏空不说,连生下的这个孩子也病秧秧的,他的确是请过太医诊治,但许莺根基既损,已没有治愈的可能。

薛太后闻言却是眼眸一眯:

“哦?是吗?”

她的女儿是什么体质她怎会不知,她断不会相信,这便是玥儿身故的真正原因。

宁帝脸色暗下几许,薛太后这是在质疑他?

正在此时,容砚再次上前,朝主位躬身一揖,沉声道:

“当年之事另有隐情,儿臣的母亲并非体弱,而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