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04集:预案进展勤跟进(2 / 2)

刘好仃把这两句抄到白板上,用箭头连向“参数自主提醒”。

“记的东西多了——这句话有意思。”他轻敲白板,“不是机器复杂了,是管理逻辑变了。以前我们教客户怎么用,现在他们希望机器能懂他们怎么用。”

陈工忽然开口:“技术组昨天做了个初步拆解。如果要做行为预判模型,核心难点不在算法,而在数据积累。我们现在没用户操作习惯的长期记录。”

“那就从现在开始记。”刘好仃说,“不一定要马上用,但不能没有。数据就像存钱,花的时候才不会抓瞎。”

王工叹了口气:“又要改系统?又要增功能?售后压力不小。”

“不是改系统,是改思路。”刘好仃看着他,“以前我们修机器,现在我们也在修服务的节奏。客户提的每句话,哪怕听着像玩笑,都可能是未来需求的雏形。”

小李举手:“那我建议把‘梦境反馈’也纳入观察项。虽然不靠谱,但能反映心理预期。”

“加进去。”刘好仃在左侧栏补上这一条,“标注为‘非常规信号,情绪权重高’。”

会议节奏渐渐清晰起来。

刘好仃收起笔:“接下来三天,我们先做三件事。小李整理五条高置信度客户原声,做成案例集;王工下周三前完成十家客户回访,重点问操作记忆负担问题;陈工牵头技术组,五天内出个可行性初评框架,不用详细设计,只要路径和节点。”

王工点头:“行,那我得调整排班。”

“支持。”刘好仃说,“人力紧张的地方,我可以协调临时顶岗。”

陈工合上笔记本:“我会和技术组今晚开个短会。”

“好。”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圈,把三项任务围进去,“七天后同一时间,我们再碰一次。不追求速效,但必须保持节奏。”

散会后,办公室恢复安静。

刘好仃回到工位,打开共享文档,开始录入会议纪要。屏幕上,三项任务逐条填入表格,责任人一一对应。

他刚保存完,邮箱弹出新通知——系统自动生成的《客户语义监测日报|第2期》到了。

点开附件,新版简报只有一页,五项指标清晰排列。其中“超前需求条数”一项,数值从1升到了3。

他往下拉,看到新增的两条记录:

“你们能不能记住我上次调的参数?”

“要是机器能猜到我要做什么就好了。”

刘好仃把这两句复制进预案附件,在“潜在需求信号”下方新增两行。

然后打开倒计时浮窗,确认时间:下次数据更新,06:29:17。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是刚泡的,有点烫。

手指在键盘上悬停片刻,他新建一条监测规则:

“当客户使用‘猜’‘记住’‘应该会’等预判性词汇时,自动提升语义权重一级。”

点击保存,系统提示“规则已生效”。

他靠回椅背,目光落在屏幕右下角的倒计时上。

楼道里传来锁门的声音,有人在喊“走了啊”,脚步声渐远。

办公室只剩他一人。

打印机吐出一张纸,轻轻落在托盘上,是刚生成的《任务清单》打印稿。

他起身走过去拿,手指刚碰到纸边——

电话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