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00集:新挑战结果细分析(2 / 2)

小李若有所思:“所以闭环确认不是流程,是信号。客户收到,才知道我们在听。”

“对。”刘好仃点头,“服务不是做了就行,是要让对方看见。”

王工挠头:“可这么细的事,能一直做下去吗?我现在一天要写五六条说明,还得配图,手都快写抽了。”

“那就不能靠一个人撑。”刘好仃打开新文档,敲下标题:响应动因档案。

“以后每条客户态度变化,都反向查是谁做了什么、什么时候做的、客户怎么回应的。比如王工写说明→客户语气变软→追加订单。这叫‘动作—反馈—情绪’三联记录。”

小李眼睛一亮:“我们可以建个模板,自动关联工单和回访录音。”

“别太复杂。”刘好仃提醒,“咱们不是搞科研,是让人愿意继续用咱们的东西。”

正说着,陈工突然出声:“刘师傅,深玻科刚更新了专利公示,有一项是远程校准算法,正好补上咱们产品里那个小毛病。”

办公室一下静了。

王工皱眉:“他们这是憋着放大招?”

“不是放大招,是正常研发。”刘好仃语气没变,“他们没停,咱们也不能停。”

小李忍不住问:“那咱们现在算赢了吗?”

“不算。”刘好仃摇头,“我们只是没输,而且找到了能打的路子。但路不是走一次就完了,得天天走。”

他站起身,在白板上写下八个字:成效可见,警觉不减。

然后又添了一句:“应对不是一次行动,是呼吸节奏。”

“以后每周一早上,开数据对齐会;每月一次,回听客户录音;每季度,推演一次对手可能出的招。这不是应急,是日常。”

王工苦笑:“这比修机器累多了。”

“可修机器只能保今天。”刘好仃看着他,“盯住客户和对手,才能保明天。”

小李已经打开电脑,开始设计“响应动因档案”模板。陈工默默刷新竞品官网,截下那条专利信息。王工翻着打印稿,嘴里念叨:“动作—反馈—情绪……得记准了。”

刘好仃坐回工位,新建文档,标题打上:动态盯防机制(初稿)。

群里弹出新消息,小李发了模板预览。两声“叮咚”响起,有人回复了。

他没去看,只盯着屏幕,手指悬在回车键上。

光标在“下一步动作”那一栏,闪了三下。

他敲下四个字:持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