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是一条推送消息的模拟界面:
>张工,您好!
>您上个月反馈的夜间断网延迟问题,我们已升级双通道检测机制,现在45秒内必触发报警。
>正如宏达厂张师傅所说:“你们这改法,比我自己想的还细。”
>后续使用中如有任何情况,随时联系我们。
刘好仃看了两遍,点头:“就这个语气,保持住。”
“要不要加个表情?”小李问,“比如在‘随时联系我们’后面加个笑脸?”
“别。”刘好仃摇头,“太轻了。咱们不是卖萌,是卖安心。”
小李收起手机:“明白,稳着来。”
中午十二点前,新版流程正式上线。系统自动标注了二十三条待确认的已解决问题,全部列入当天推送任务。刘好仃坐在电脑前,看着一条条“发送成功”的提示跳出来,手指在键盘上轻轻敲了两下。
下午两点,王工打完第三通回访电话,抬头说:“有个客户问我,‘你们最近是不是换了服务团队?怎么事事都有回音?’”
刘好仃正在看陈工提交的监测周报,闻言笑了笑:“你就说,还是原来那拨人,只是现在学会了把话说完。”
王工照着回了,对方愣了两秒,然后笑着说:“那你们可得一直这么‘话痨’下去。”
挂了电话,王工把这句话记进反馈表,标注为“正面感知强化”。
傍晚五点四十分,刘好仃把最后一份回访汇总导入系统。他点开“闭环确认”统计栏,看到今日完成率显示为78%。不算高,但比昨天的32%强太多。
他没急着关电脑,而是打开便签本,写下几行字:
-推送模板加客户原声,每周更新
-回访话术去推销感,增陪伴感
-所有改进,必须附时间戳和客户名
小李这时走过来,手里拿着打印稿:“新模板定稿了,您看要不要加一句‘我们一直在改,因为您一直在说’?”
刘好仃抬头:“这话谁说的?”
“宏达厂张师傅,今天回访时说的。”
刘好仃沉默两秒,笑了:“那就加上。不是宣传语,是承诺。”
他把这句话复制进文档,放在最后一行。屏幕光映在眼镜上,有些晃。他摘下眼镜擦了擦,重新戴上,发现小李还站着。
“还有事?”
“您吃饭吗?”
“等会儿。”他指了指屏幕,“先把这版模板锁住,明天一早推全组。”
小李点头,转身要走,又回头:“对了,宏达厂刚回了条消息。”
“说什么?”
“就两个字:”小李念出来,“**继续**。”
刘好仃没说话,手指在键盘上停了几秒,然后轻轻敲下回车,保存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