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597集:新挑战应对初见效(2 / 2)

王工忽然问:“那我们要不要也发个声明?澄清一下?”

“不急。”刘好仃摇头,“客户不关心谁抄谁,只关心谁解决问题。我们把改进一条条告诉他,比发声明有用。”

小李举手:“我昨晚把‘信任档案’的推送模板改了,现在能自动发一条‘您提的,我们做了’的消息。语气像聊天,不群发,带客户名字。”

“发给谁了?”

“第一批十个老客户,今天早上六点推的。”

刘好仃看了眼手机,微信群里已经有回音。宏达厂的负责人回了个大拇指表情,还写了一句:“你们这改法,比我自己想的还细。”

他把手机转过去给大家看,会议室里的气氛又轻快了几分。

“接下来,重点盯三类客户。”刘好仃站起身,在白板上写下三条线,“一是最近被深玻科接触过的;二是提过问题但没回访确认的;三是原本意向强、突然没动静的。”

王工问:“要不要主动打电话?”

“要。”刘好仃点头,“但不是推销,是关心。就说:‘之前您提的那个问题,最近有没有再出现?’让客户觉得,我们一直记着。”

陈工补充:“监测组今天起加一栏‘接触预警’,谁被联系了,第一时间标记,优先安排回访。”

“对。”刘好仃在本子上记下,“所有反馈,必须答三问:客户说了什么,我们做了什么,下一步要改什么。不看字数,不看格式,只看有没有闭环。”

会议快结束时,小李突然说:“今天早上有个新客户咨询,问完功能,主动提了一句:‘听说深玻科出了个类似产品,你们怎么看?’”

大家抬头。

“你怎么回的?”刘好仃问。

“我说:‘他们确实参考了我们的设计,但我们一直在改,您看到的,都是客户提过的问题。’然后我发了三条改进记录,都是带时间戳的。”小李顿了顿,“他回了一句:‘你们这服务,有点实在过头了。’”

刘好仃笑了:“这句,记进案例库。”

散会后,王工和陈工先走了。小李留下来改模板,刘好仃坐在会议桌边,把今天的记录一条条往电脑里输。他打开订单系统,把最近三天的追加订单名单导出来,标上颜色。

宏达厂的名字在最上面,备注写着:“因报警系统优化及定期反馈,主动追加两套备用模块。”

他盯着这个名字看了一会儿,伸手拿起桌上的茶杯,里面的茶早就凉了。他喝了一口,不烫,也不涩,就是普通的茶味。

他打开便签本,在最新一页写下:“周三前,逐个打通。”

笔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让每个客户都知道,他们说的,我们真的听了。”

他合上本子,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光标还在“追加订单”那一栏闪着,像在等下一个名字跳进来。

他伸手,点了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