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591集:优化价格效果察(1 / 2)

画面重新加载到百分之百,三号炉的监控窗口完整弹出,底部那行小字清晰可见:“当前值班:陈立,已连续盯屏7小时12分钟。”

刘好仃没多解释,只说:“刚才信号有点波动,我重新调一遍。”他手指轻点,画面回放了五分钟前的交接记录,特意放大了日志时间戳和值班员签到框。

周厂长盯着屏幕,点点头:“这人我见过,上个月来修过电箱。”

“是他。”刘好仃笑了笑,“十八年工龄,脾气硬,但答应的事从不落空。”

“行。”周厂长声音低了些,“你把流程发我邮箱吧。”

小李立刻操作,系统自动标记客户状态由“观望”转为“意向明确”。刘好仃没急着关视频,等对方先挂断,才轻轻合上笔记本。

“记一下,”他转头对小李说,“周厂长这个单,归入‘高意向待转化’,进‘长期观察池’,七天跟踪,每天记一次反馈关键词。”

小李快速敲下备注:“要不要设个提醒?”

“设。”刘好仃点头,“每天九点,提醒我先看这一批。”

陈工从后台调出数据面板:“从昨天到现在,一共发了十二份优化材料包,八家点了视频,五家主动追问了值班安排。”

“比之前强。”王工靠在桌边,“以前发完三天都没回音。”

“现在不是回不回音的问题,”刘好仃走到大屏前,“是回什么音。”他让小李把最近三十天的客户咨询记录调出来,按A、B、C三类分组,“咱们得看清楚,他们现在到底在问什么。”

屏幕分成三栏。A类客户的问题集中在“回本周期能不能再算细一点”,B类反复确认“安装期间停产多久”,C类则清一色盯着“出了事谁负责”“人走了怎么办”。

“有意思。”陈工看着数据走势,“C类客户里,‘你们贵’的原话提问,这周一次都没出现。”

“不是不嫌贵了,”刘好仃指着另一组数据,“是换说法了。现在问的都是‘能不能多送一次巡检’‘保修期能不能再加半年’。”

王工笑了一声:“这是认了价,开始砍价了。”

“说明信任立住了。”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一行字:“价格质疑→服务讨价。”他圈住后半句,“这不是坏事,是好事。他们不再怀疑值不值,而是在确认能不能再多占点便宜。”

小李举手:“那咱们要不要顺水推舟,搞个限时赠送?”

“不能送。”刘好仃摇头,“一送,就等于承认还能再砍。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让步,是加固。”

陈工若有所思:“我有个想法。能不能把服务内容拆得更细?比如‘24小时响应’不只是个承诺,而是列出‘接电话到派工不超过15分钟’‘现场到场不超2小时’,再配上真实工单截图?”

“行。”刘好仃点头,“你做个‘服务价值清单’,把看不见的‘省心’变成看得见的‘流程’。”

王工搓了搓脸:“可我这边压力也不小。昨天一家五金厂老板直接说,‘你们方案不错,但价格比别家高一截,给个理由’。”

“你怎么回的?”

“我说我们有专人盯,有双人轮岗。”王工摊手,“他听完说,‘听起来是好,但我能不能便宜点,自己雇人看?’”

办公室安静了几秒。

刘好仃走到窗边,看了眼厂区外的马路。几辆货车正排队进厂,装卸工在搬玻璃架。

“王工,你有没有发现,”他忽然开口,“现在没人问‘你们是不是吹牛’了?”

王工一愣:“好像是。”

“以前张嘴就是‘你们能管三年?’‘出了事跑路怎么办?’”刘好仃转身,“现在他们信你能管,只是想少花点钱。”

“所以呢?”

“所以,我们不能降价。”刘好仃语气平了,“一降,之前立起来的东西就塌了。咱们拼的不是便宜,是让人敢把生产交给我们。”

陈工在本子上画了条线:“就像房子,地基打稳了,装修可以慢慢来。”

“对。”刘好仃点头,“现在是装修的时候。老客户,咱们用服务加深绑定;新客户,咱们用真人在真场景里说话。”

小李眼睛一亮:“比如周厂长这种?”

“就拿他开头。”刘好仃说,“你整理他的对话记录,挑出他问的每一个问题,咱们做成短片,标题就叫——《隔壁的守护》。”

“这名字好。”陈工笑了,“不讲多厉害,只说在不在。”

“对。”刘好仃拿起笔,“第一集就用三号炉的监控画面,配上老陈的日常:打饭、巡检、签到。不加配音,只打字幕——‘他在,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