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564集:新市场效果初观察(1 / 2)

信号发生器的波形偏了零点三,刘好仃盯着屏幕看了两秒,手指悬在暂停键上没按下去。

他忽然把身子往后一靠,把操作台让给了小李。

“接着播。”他说。

小李一愣:“不查一下?”

“查也得播。”刘好仃从桌下抽了个硬壳本子,翻开一页空白,写下“波动值异常”四个字,又在到了什么。”

他抬头扫了眼展板前的人群。刚才那轮演示后,围过来的有七八个,现在剩了四个,两个在翻资料,一个正扫码,还有一个蹲在设备箱旁边拍照。

新人甲拿着登记表走过来,轻声说:“刚才那位穿灰夹克的留了电话,说是做陶瓷窑炉的,电压环境特别乱。”

“问他用的是不是老式温控箱?”刘好仃问。

“问了,说是三年前装的,老跳闸,修了三次都没根治。”

刘好仃点点头,在本子上记下“陶瓷行业,老旧系统,频繁误停”。

老黄这时从设备箱后头直起身,手里捏着温度贴纸:“外壳三十八度,正常。电源隔离没破,刚才那波扰动没进系统。”

“那就是外部影响。”刘好仃合上本子,“咱们的机器没出问题,问题是——人没全信。”

小李把最后一组测试参数输进去,大屏上的曲线又开始跳动。新系统稳稳扛过一波叠加干扰,绿灯亮得干脆。

可就在这时,一个戴眼镜的男人看完演示,转身就走,连资料都没拿。

刘好仃看着他背影消失在通道拐角,低声说:“讲是讲了,可他们以为‘等半秒’是拖慢,不是防错。”

新人甲站在展板边,手里握着笔,犹豫了一下:“要不……我们把‘多等半秒,少停一天’换成别的?比如‘智能判断,不瞎停机’?”

“换不换先不说。”刘好仃摆摆手,“先搞清楚他们到底在想啥。”

他把小李、老黄、新人甲叫到展台后侧,三人背对着人群围成一个小圈。

“从现在起,咱们分三块记东西。”他翻开本子,撕下三页纸,一人发一张。

“小李,你继续接待,但每聊完一个,记下他问的第一个问题,还有语气是怀疑、好奇,还是急着要方案。”

小李接过纸:“要是问‘多少钱’呢?”

“就写‘钱’。”刘好仃说,“越简单越好。”

“老黄,你盯着设备,每十分钟记一次电源状态、外壳温度、信号输入值。要是有人动设备,记下动作和反应。”

老黄点头,把纸折了两下塞进工装口袋。

“新人甲,你把所有提问写下来,然后标出重复出现的词。比如‘怕耽误’‘真能扛’‘会不会更慢’,这些词,贴展板上。”

新人甲应了声,转身去拿便签。

十分钟后,第一轮数据开始汇总。

小李靠在展架背面,刷刷写完三条记录:“三个问‘反应是不是变慢了’,两个问‘比原来的贵多少’,还有一个说‘听着挺好,但我们厂没人会调’。”

老黄递来一张纸条:“电源波动两次,幅度0.2%以内,系统没触发。设备温度最高三十九度,风扇正常。没人乱碰。”

新人甲已经在展板右下角贴了三张便签,写着:“怕耽误”“不会调”“真的假的”。

刘好仃一张张看完,没说话,走到大屏前,把演示视频暂停。

画面上,老系统红灯狂闪,新系统绿灯恒亮。

“你们发现没?”他指着屏幕,“我们一直在说‘它没停’,可他们听到的是‘它没动’。”

小李皱眉:“意思不一样?”

“差得远。”刘好仃说,“‘没动’是迟钝,‘没停’是稳住。我们讲的是技术结果,他们听的是使用风险。”

老黄蹲下身整理线缆:“所以光放视频不够,得让他们明白‘等’是好事。”

“对。”刘好仃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红笔,在“多等半秒,少停一天”,是为了不白等。”

新人甲忽然说:“刚才有个大叔问我,‘你们这系统,是不是得等出事才动作?’我说是,他就摇头走了。”

“他以为我们在赌时间。”刘好仃轻声说,“其实我们是在筛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