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543集:推广反应细观察(1 / 2)

刘好仃把本子翻到新的一页,笔尖在纸面上顿了顿。展厅里人声还在,但他的注意力已经从“被认可”转到了“被误解”。刚才一个客户笑着模仿老黄的口诀,说完自己都笑了,可那笑里带着点轻飘飘的不信。他记下了这句话:“像段子,不像技术。”

他把本子递给小李,“刚才那句‘找老黄不迷路’,有人当玩笑听了。”

小李皱眉,“可视频播放次数最高。”

“播得多,不一定懂。”刘好仃说,“播完就走,和看广告一样。”

新人甲翻着自己的记录本,“已经有三个客户问,是不是专门请老师傅拍短视频做宣传。”

老黄听见了,抬头,“我那不是演的,是干活。”

“他们也知道不是演的,”刘好仃接话,“但他们觉得,这东西太接地气,反而不像真技术。”

他招了招手,四人靠得近了些,站在医疗线模型后头,避开人流。

“咱们今天听的,不能光记原话。”他翻开本子,写下三个字:“功能、服务、可信。”

“每句话,先分这三类。”他指了指新人甲,“你记的时候,标个符号,问的是系统能干啥,就写‘功’;问修不修得快,写‘服’;要是问‘你们真能做到吗’这种,写‘信’。”

新人甲点头,掏出笔在本子上划出三栏。

小李问:“万一一句话里三个都有?”

“那就拆开记。”刘好仃说,“咱们不赶时间,赶准。”

话音刚落,一个穿灰夹克的客户走过来,指着工具线视频的静态帧,“这口诀挺有意思,但实际用起来,工人真能记住?”

刘好仃没答,反而问:“您厂里有老师傅吗?”

“有啊,干了二十多年。”

“他教新人,是讲标准流程,还是说‘你看这声音,不对劲’?”

客户笑了,“当然是后者。”

“那不就对了。”刘好仃说,“我们只是把那些‘不对劲’的话,变成能传下去的句子。”

客户点点头,扫码看了视频,这次没笑,安静地看到最后。

新人甲在本子上标了个“信”。

另一头,小李突然轻声叫他。

“有个客户在B区,问系统能不能完全替代人工。”

刘好仃走过去,那人正盯着实时监控画面,屏幕上计时器跳着“72:15:33”。

“这系统这么稳,是不是以后招人不用挑熟练工了?”

刘好仃没急着解释,指了指画面角落,“您看那个穿蓝工装的,是我们技工老陈。”

客户顺着看去,老陈正俯身在操作台前,手在调参数。

“系统报了轻微偏差,但他得判断是材料问题,还是温度波动。”

“这不就是系统该干的活?”

“系统能报警,不能拍板。”刘好仃说,“它说‘有问题’,人得说‘怎么改’。就像医生看CT片,机器能标病灶,但开不开刀,还得人来定。”

客户沉默了几秒,“所以这系统,是帮人做决定,不是替人做?”

“对。”刘好仃点头,“我们不做机器取代人的事,做让人少熬夜、少背锅的事。”

他回头对小李说:“宣传页加一行小字——‘智能辅助,经验主导’。”

小李应了一声,掏出平板开始改版。

新人甲跑过来,手里本子翻到新一页,“又发现一个误解。”

“什么?”

“有人以为售后服务是外包的,说‘现在响应快,以后万一换团队呢’。”

刘好仃摸了摸下巴,“这得从根上打消。”

他走到老黄旁边,“待会儿有客户问维修的事,你别光说‘我们修’,加一句——‘我名字在系统里挂着,修不了算我头上’。”

老黄一愣,“真写名字?”

“写。”刘好仃说,“名字一挂,责任就实了。谁还敢当玩笑?”

正说着,刚才那个灰夹克客户又回来了,这次带了同伴。

“我刚跟我同事说,你们这流程挺实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