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527集:优化策略再实施(2 / 2)

刘好仃站到第二段末尾,对三人说:“到这里,讲解员必须问一句:‘您最担心哪一步影响生产?’——不是为了答,是为了听。”

“听他接不接话。”小李接道,“接了,说明他开始想了。”

“对。”刘好仃点头,“沉默的客户最难办,但愿意开口的,已经迈了一步。”

演练开始。新人甲扮演客户,沿着动线走。小李负责讲解,到第二段末尾,准时抛出问题:“您最担心哪一步影响生产?”

新人甲停下,犹豫两秒:“我……我怕换到一半出问题,两边都连不上。”

“这是典型第三层。”刘好仃在本子上记下,“她没问技术细节,问的是后果。回应重点不是‘不会出问题’,而是‘出问题也能快速恢复’。”

他走到新人甲面前:“要不这样,我们留一个应急对接口,万一通讯中断,手动切换只要两分钟,您看行吗?”

新人甲眼睛一亮:“这个能写进手册吗?”

“写。”刘好仃翻开手册,在“决策支持”栏补了一句,“提供应急切换方案。”

音响突然爆出一声杂音,视频卡在老黄拧螺丝的画面。

“电源干扰。”老黄立刻拔掉附近电焊机的插头,“车间设备多,得避开高峰。”

刘好仃重新播放,音画恢复正常。“记住,真实感不怕小毛病,怕太完美。刚才那一卡,反而像真的。”

十一点,两名老客户推门进来。是之前来过两次的,一直没签单。

“我们就是再看看。”其中一人站在样品前,手指轻轻摸过模块外壳,“你们这东西,有没有人用过三个月以上?”

空气静了一瞬。

新人甲迅速翻开记录本,抬头,声音稳了些:“您是想确认长期稳定性?”

客户一愣,随即点头:“对。用一个月不出事,谁都能吹。三个月还稳,才算真行。”

刘好仃走过去,从文件夹抽出一张打印表:“这是上个月三家客户的运行数据,连续九十二天无报警,平均日运行十七小时。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安排您去现场看看。”

客户接过表格,手指在“无故障天数”上停留了几秒。

另一人忽然问:“你们自己厂里,有没有在用?”

“有。”刘好仃转身,指向调试间角落的一台主控箱,“那台从上个月一号开始跑,每天自动记录温度、电流、响应延迟。您要是感兴趣,可以查日志。”

客户对视一眼,没说话,但脚步已经朝调试间挪了半步。

新人甲趁机递上新做的“长期使用案例卡”,背面印着客户厂名和联系人(已获授权)。

小李在白板上悄悄添了第十三条信号:“问长期使用案例”——归类:第四层,决策辅助。

老黄检查完音响,顺手把备用电源插头固定在墙角。“下次来客户,得让他们听见真正的车间声音,不是录音。”

刘好仃站在白板前,日志本摊开在“信任阶梯”更新页。他拿起红笔,在第四层旁边画了个星号,写下:“需提供第三方验证触点”。

小李调试完最后一台平板,抬头问:“要不要在视频结尾加一句:‘如果您关心长期使用效果,我们可以提供实地参观机会’?”

“加。”刘好仃说,“但语气要轻,像随口一提。”

新人甲整理完今天的记录表,轻轻放在刘好仃手边。表上第三栏写着:“非标提问收集:2条,情绪状态:认真,倾向明显。”

老黄蹲下检查展示架螺丝,嘴里念叨:“这架子得再焊个角铁,不然客户摸多了要晃。”

刘好仃没答话,目光落在白板上新增的信号条目。他拿起笔,在“问长期使用案例”

“可安排实地参观——但得等客户主动问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