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乙迟疑一下,递了过去。
刘好仃展开,指腹顺着那道修改线滑过,“你记得这孔为啥改成椭圆?”
“因为旧设备孔距有偏差,圆孔卡得死,椭圆槽能浮动适配。”
“对。”刘好仃把图纸还给他,“你不是只会画图,你是第一个发现‘不能硬配,得会迁就’的人。这事儿,你比谁都清楚。”
他把图纸轻轻拍在新人乙胸口,“你帮小李做宣传单。要求就一条:一张图,让人看懂热气是怎么被导走的。不用字,用线条和箭头。”
新人乙低头看着图纸,手指慢慢收紧,“……我能试试。”
“不是试试。”刘好仃说,“你是第一个看见它成型的人,你最有资格讲它。”
小李忽然问:“那您呢?您不讲?”
“我统筹。”刘好仃把日志本翻开,在首页空白处画了个简单的流程图:资料制作→话术打磨→内部试讲→正式输出。
“还有,谁卡住了,我顶上。”
他合上本子,指了指公告栏,“从今天起,这儿不光贴进度,还得贴样稿。第一张,就贴那三句话。谁有意见,直接写旁边。”
新人甲举手,“要是有人觉得太简单呢?比如领导,会不会觉得咱们不够专业?”
“专业不是让人看不懂。”刘好仃走到白板前,把“可推广”三个字圈起来,“咱们不是在写论文,是在解决问题。问题越清楚,话就越简单。你越怕别人觉得你不专业,就越容易把简单事说复杂。”
他顿了顿,“真专业的,是能把复杂事说简单。”
老黄忽然开口:“那要是销售拿去乱讲呢?歪了怎么办?”
“所以得先让他们听对的。”刘好仃从抽屉里拿出五本新的日志本,推到台中央,“每人一本,从今天起,所有对外材料、话术、图解,先记进去,我每天查。谁说的,谁负责。”
他翻开自己的本子,写下第一行:“推广筹备,2025年4月7日,启动。”
然后,把笔递向小李,“第一稿图解,什么时候能出?”
“今天下班前。”
“好。”刘好仃点头,“新人甲,成本账呢?”
“明早六点前交。”
“老黄,工艺口述,今晚回去想三条实在话,别带术语。”
老黄撇嘴,“非得说?”
“非得说。”刘好仃看着他,“你不说,别人就以为这铝板是天上掉下来的。”
新人乙小声问:“我那张图……要是画不出来呢?”
刘好仃看着他,“你记得它怎么改的,就记得它为什么能行。画不出来,就再画一遍。画十遍也行,反正它得被人看懂。”
他环视一圈,“咱们干了三个月,不是为了自己知道。是为了让用这东西的人,也能安心干活。”
他拿起日志本,在任务栏写下五个人的名字,每人后面打了个勾。
最后一个勾落下时,空调风又吹动了公告栏上的纸页。
新人乙伸手去按,指尖刚碰到那张三句话打印稿——
刘好仃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从现在起,咱们不光是修机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