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469集:测试结果再分析(2 / 2)

“就说是大家练出来的。”

“不写过程?”

“过程就写在那些纸条里。”他合上本子,指了指桌上那堆零碎,“有人写‘我试了,慢压真管用’,有人写‘谢谢,咔了’——比报告实在。”

小李没再说话,掏出手机把那三行结论拍了下来。她新建了个文件夹,命名为“第1469章定论”,把照片存了进去。

老黄拧紧最后一颗螺丝,顺手把蜂鸣器的电池槽按了按:“接下来呢?”

“等。”

“等什么?”

“等更多人不问‘怎么咔’,直接‘咔’出来。”

中午,刘好仃把三本笔记本重新锁进工具柜。小李在台面上贴了张新标签:“数据归档,勿动。”老黄路过时看了一眼,顺手用记号笔在旁边加了四个字:“传得挺远。”

下午两点,刘好仃巡线到三号线,发现工具箱里多了几张新手感卡。背面图示没变,但右下角多了行小字:“不用谢我,你教别人时,自然会懂。”他没拿走,也没记录,只是把卡往里推了推,免得被扫地机撞落。

四点,小李在维修间整理电子档。她把所有测试记录按产线分类,标出关键节点,最后生成一张汇总表。成功率82%,平均学习周期1.8天,自发传授案例7起。她盯着屏幕看了会儿,突然笑出声。

“笑啥?”刘好仃从门口探头。

“我在想,咱们这算不算搞了个‘民间QC小组’?”

“QC要填表。”

“咱们也有表。”

“那是你自己做的。”

“那叫自主创新。”

刘好仃没接话,走到模拟台前,按下启动键。绿灯亮,蜂鸣器轻响一声。他伸手摸了摸手柄,确认砂纸打磨过的边缘依旧光滑。然后他拿起一张新手感卡,翻到背面,看着那三格简笔画:推进、慢压、松手。

“稳了,才算换完。”他轻声念了一遍。

傍晚六点,老黄来关电闸。他照例检查了一遍模拟台,发现底座上的“传下去了”旁边,不知谁又写了一行小字:“东区要台。”他没擦,只在本子上记了句:“备三套模块,明天拉过去。”

七点,小李收拾包准备走人。她最后看了眼电脑屏幕,确认文件已同步备份。刘好仃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串钥匙。

“明天还来?”她问。

“来。”

“干啥?”

“看东区那台,响不响。”

他转身下楼,脚步声在走廊里慢慢消失。维修间的灯还亮着,模拟台的绿灯一闪一闪,像在等人推一下。

小李站在窗边,看见刘好仃走出厂门,拐角处停了辆旧自行车。他掏钥匙开锁,车把上挂着个布包,鼓鼓囊囊的,估计装着备用模块。

她关掉电脑,顺手把新手感卡的打印稿塞进包里。明天一早,她打算悄悄放几张进东区工具箱。

夜班铃响前十分钟,五号线的小陈带着徒弟路过维修间。新人指着模拟台问:“那玩意儿还开着?”

“开多久了?”

“不知道,反正一直响。”

“能修?”

“能。”

“教我?”

小陈没说话,只做了个慢压的手势。

新人照做,右手一推,模块到位。

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