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早上七点四十就到了休息区,比平时早了二十分钟。白板上的三条进度线还停在昨晚的位置,他没急着改,先打开抽屉拿出一包饼干,拆开,掰了半块放进嘴里。饼干有点潮,但他没在意。
八点整,小李推门进来,手里抱着平板,头发乱糟糟的,像是边走边梳。他抬头看白板,咧嘴一笑:“进度更新了?”
“还没。”刘好仃把饼干塞进嘴里,喝了口凉茶,“等你。”
“啊?我还没开始标呢。”小李坐下来,打开设备,“昨晚光整理命名了,今早才准备进标注界面。”
“那就正好。”刘好仃掏出手机,翻出昨晚小李发的“数据已导完”那条消息,点开给他看,“你发这条的时候,活儿就算往前走了一步。别等全弄完才说进展,咱们现在就得天天看,天天记。”
小李愣了下:“我以为……得等标完才算。”
“那得等到啥时候?”老张从后面进来,手里捏着张纸,眉头皱着,“设备科刚回话,周二全厂停电检修,调试端口用不上了,至少延两天。”
刘好仃接过那张通知单,扫了一眼:“几点停?”
“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连备用线路都切。”
“那不是全天?”小李声音高了,“我们模拟推演不就卡住了?”
老张把纸拍桌上:“我说白跑了三天吧?早知道就不去磨签字了。”
“签字还没落笔,就不算卡。”刘好仃把单子折好,放进工装内袋,“现在知道延两天,比到时候人站门口发现门锁着强。至少咱们心里有数。”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待办”上方画出一栏新标题:“本周进度实录”。笔尖顿了顿,写下第一行:
“数据清洗完成:12%(小李)”
第二行:“设备申请状态:待签字,调试延迟48小时(老张)”
第三行:“模拟推演准备:就绪,待资源”
写完,他退后半步:“进展不是非黑即白。能标12%,就能标20%。卡住的,记清楚卡在哪,咱们天天看,问题就不会藏起来。”
小李盯着那行“12%”,忽然说:“可我刚才试标了两张,发现个麻烦。”
“说。”
“2019年那批纸质档案的照片,同一个裂纹,有的记成A类,有的是b类,还有写‘待复检’的。咱们现在定的标准,跟那时候对不上。”
老张抬头:“那不乱套了?AI要是学歪了,以后判的全是错的。”
“所以不能急。”刘好仃转身打开自己那台备用电脑,插上U盘,点进“AI训练预备库”,调出一张图——正是d-1189批次的边缘应力裂纹,边缘发黑。
“这张图,我昨晚重判了。”他指着屏幕,“按咱们现在定的规矩,发黑、延伸超过两毫米的,一律算A类。不管当年怎么记的,现在得统一。”
小李凑近看:“可历史数据那么多,一张张重判,得干到啥时候?”
“不一张张来。”刘好仃关掉图,看着两人,“你先停掉批量标注,挑二十个典型缺陷出来——有A类、b类、模糊的、争议大的。咱们仨今天下午花一个小时,现场合议,定个《初步标注指南》。”
“现在就定规矩?”老张问。
“对。宁可慢两天,别让AI学歪了。”刘好仃拿起笔,“工具学的是咱们教的样儿,教错了,它一辈子都错。”
小李点头,打开平板开始筛选样本。老张则掏出笔记本,把停电的事记下来,顺手在“设备跟进”那栏画了个三角符号,旁边写:“确认备用电源是否可用”。
刘好仃没再说话,坐回椅子,打开“模拟推演_第一轮”文件夹,里面还空着。他新建了个文档,标题打上“离线推演预案”,光标闪了两下,敲下第一句:
“若调试延迟,则利用已清洗数据开展本地模型推演,目标:验证AI对本厂图像基础识别能力,环境:旧电脑,不联网。”
他抬头看表,九点十五。
“小李,你那批已清洗的数据,能不能先跑个离线测试?不用真机,就用你那台旧笔记本也行。”
小李抬头:“跑?不等设备科给接口了?”
“设备等两天,人不能等。”刘好仃指着白板,“咱们的节奏不能断。你先让模型‘看’几张图,看它认不认识咱们的‘字’。认得,咱们接着走;认不得,咱们改训练方式。总比干坐着强。”
老张抬头:“可数据还没标完啊。”
“不需要全标。”刘好仃说,“挑五张,A类明确的,扔进去试试。就当是打招呼——‘新同事,来认识下咱们这儿的活儿长啥样’。”
小李笑了:“那它要是打个喷嚏,把图全删了呢?”
“删了再存。”刘好仃也笑了,“咱们又不是搞发射火箭,怕啥?试错的成本,比原地踏步低多了。”
老张摇摇头:“你们年轻人,动不动就‘试’。我们那会儿,没确认十成,连螺丝都不敢松。”
“那会儿没AI。”小李已经打开本地模型界面,“现在咱们是给它喂饭,饭不对口,它不吃,咱们就得调菜谱。总不能因为它不吃,就说饭馆该关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