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48集:合作方案精心策划(2 / 2)

空气安静了几秒。小林忽然说:“这不像合作,像……种种子。”

“就是种种子。”刘好仃点头,“咱们不指望一季收成,只希望有人开始浇水。”

老周没说话,低头喝了口茶。过了会儿,他把搪瓷缸轻轻搁下:“那方案名字叫啥?总不能写‘深圳玻璃厂和别人聊了聊’吧?”

刘好仃笑了笑,翻开登记本最后一页,写下一行字:“基层声音互联合作倡议”。他把本子推过去,“就叫这个。加个括号,写‘草案’。”

阿珍念了一遍,笑了:“听着像大事。”

“本来就是。”刘好仃说,“一个工人敢提‘灯太暗’,不是小事;十个工人敢提,也不是小事;一百个厂都敢听,那就是大事。”

小林拿起笔,在草案首页画了个简单的图标:两只手,一左一右,中间搭着一条波浪线,像声波,也像桥。

“要不要加个口号?”他问。

“不用。”刘好仃摇头,“咱们的口号早就有了——‘你提的,我们改的’。这话不只对厂里人说,也能对外说。”

老周翻着草案草稿,忽然问:“万一他们问咱们图啥呢?没好处的事,谁干?”

刘好仃站起身,走到回音角的建议箱前。他打开箱盖,取出一叠纸条,最上面那张写着:“第25条:建议给夜班女工配防滑鞋。”字迹歪斜,但很用力。

他把纸条举起来,对着灯看了看。“图啥?”他轻声说,“图以后有人提鞋,有人换鞋;提床,换床;提话,听话。图这个行当里,少一点‘算了’,多一点‘试试’。”

他把纸条放回箱子里,盖上盖。“咱们不是图回报,是图个理儿能通。”

阿珍把草案最后一页装订好,吹了吹纸角。小林检查了一遍结构,点头:“逻辑顺,内容实,关键是——不装。”

老周盯着“联合回音角试点”那一栏看了很久,终于开口:“那……要不要附个样表?比如建议登记本的格式?”

“要。”刘好仃从工具袋里拿出登记本,翻到一页空白,“就用这个版本,去掉咱们厂名,改成通用模板。他们要是想试,直接印就行。”

阿珍接过本子,开始描边。小林打开电脑,把草案转成pdF格式。老周则把茶缸洗了,倒了杯热水,放在刘好仃手边。

“下一步呢?”阿珍问。

刘好仃喝了口热水,看着平板屏幕重新播放的视频。画面里,工人正把一张纸条投进建议箱,动作干脆,没有犹豫。

他轻声说:“下一步,等他们看见这个视频,也会有人——”

手指在播放键上轻轻一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