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97集:合作洽谈推进(1 / 2)

刘好仃把培训室的灯关了又开,不是为了检查电路,而是想看看那行刚圈住的青岛Ip地址,在不同光线下会不会显得更清晰一点。屏幕没变,数据也没变,但他的手指在回车键上方悬了三秒,最终还是没点下去。

他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包新的U盘,拆封时塑料膜发出轻微的“刺啦”声。小周听见动静探头进来,嘴里还叼着半截笔:“头儿,系统刚推完工具包,圣保罗那边有动静没?”

“还没标记。”刘好仃插上U盘,调出后台日志,“但他们看了。”

“看不算数啊。”小周把笔取下来,皱眉,“万一只是顺手点开,转头就删了呢?咱们这算不算一厢情愿?”

刘好仃没答,而是把青岛物业中心过去七天的访问记录拉成一条横轴线。原本每周三21:59准时出现的小蓝点,从昨天开始,停留时间从5分48秒跳到了6分12秒,而且后台显示有一次缓存操作——没下载,也没分享,就是悄悄存进了临时文件夹。

“多待了二十多秒。”他说,“还顺手存了一句‘当你说不出话时,灯还亮着’。”

小周凑近屏幕:“这算回应?”

“不算回应。”刘好仃摇头,“是偏移。”

“偏移?”

“走路的时候,本来各走各的,突然脚步慢了半拍,正好踩在别人节奏上——这不是巧合,是调整。”他打开另一个窗口,圣保罗的记录也出来了。用户在退出页面三分钟后,重新登录,点进了“联络码”子页面,停留41秒,没保存,也没截图,就像只是路过。

但刘好仃知道,没人会半夜路过自己从不看的地方。

老李这时候端着杯子进来,听见两人说话,把保温杯往桌上一放:“你们说他们改了步调,可万一是上厕所迟了呢?或者网卡了一下?多待几秒能说明啥?”

“一次说明不了。”刘好仃调出三周数据曲线,三条颜色分明的线并排铺开,“但连续两周,都在工具包投放后出现相似延长,青岛+13秒,圣保罗+27秒,柏林那边虽然没变,但他多看了一次巡更表模板。”

他用笔尖指着图:“这不是误差,是趋近。”

老李盯着看了半晌,忽然问:“所以你是说,他们其实在悄悄往我们这边靠?”

“不是往我们靠。”刘好仃纠正,“是往节奏靠。他们不知道我们在看,但我们设的路径,正好是他们心里本来就想走的路。”

小周挠头:“那这算不算……他们在谈合作?”

“已经在谈了。”刘好仃打开白板,写下一行新公式:Δt=|t?-t?|\/t?,“当行为偏移率小于百分之五,就说明他们在无意识里选择了同步。这不是洽谈,是共振开始了。”

老李嘀咕:“听着像算命。”

“是算数。”刘好仃把公式圈起来,“以前是等他们出现,现在是看他们有没有往‘在’的中心靠。靠了,就是意向。”

小周忽然笑出声:“所以咱们这联盟,连面都不用见,光看人家多待了几秒,就能判断人家想不想加入?”

“不是加入。”刘好仃擦掉“加入”两个字,“是确认他们本来就在这儿。”

办公室安静下来,只有服务器风扇轻轻转着。小周盯着那行公式看了好久,突然掏出手机拍照,结果一不小心,把白板角落那句“灯亮即盟约”也拍了进去。

他没删,反而觉得这句有点意思。

刘好仃没阻止,只说:“下次工具包升级一下。”

“加啥?”小周问。

“加个按钮。”他说,“隐形的,不显眼,只有看久了才会浮出来。”

“写啥?”

“若你愿同行,点此留痕。”

老李皱眉:“这不是又变相申请了?你不是说不设门槛吗?”

“按钮不留名,不登记,点了也不会跳转。”刘好仃解释,“服务器只记一个脉冲信号,持续十二小时,自动清除。就像打个暗号,打不打,由他们。”

“万一没人点呢?”

“那就说明他们还不想留痕。”刘好仃合上笔记本,“没关系,我们不急。”

“可万一有人点了,我们也不知道是谁啊?”

“不需要知道。”他说,“知道‘有人在’就够了。”

小周盯着屏幕,忽然想到什么:“那……我们怎么知道他们点了?”

刘好仃打开代码编辑器,在注释栏写下一行字:“我们不问你是谁,只问你是否还在。”然后设置了触发条件——连续两次访问超过六分三十秒,按钮才会浮现。

“系统会记。”他说,“但不会告诉任何人,除了我。”

老李喝了口热水,看着他:“你这是在等一个看不见的回应。”

“我一直都在等。”刘好仃关掉编辑器,“但他们得自己决定,要不要让这个回应被看见。”

第二天周三,22:03,青岛物业中心的值班室里,张卫国盯着电脑屏幕,页面已经看了一遍又一遍。他没关,也没动,手指悬在触控板上。

六分三十一秒时,页面右下角,缓缓浮出一行小字:若你愿同行,点此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