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73集:危机回应及时推进(1 / 2)

手机震动的瞬间,刘好仃正把那卷防爆膜从工具柜里抽出来。他没看屏幕,先用拇指蹭了蹭膜边——光滑,没毛刺,像清晨刚出炉的玻璃板。

他这才低头。

直播画面已经铺开,标题刺眼。评论区滚动着“造假”“还我安全”之类的词,但他的目光只在视频角落停了一秒:碎片边缘不齐,像是用钳子掰断的。

“小王。”他把手机递过去,“截图,要带时间戳的。”

小王接过,手指刚碰到屏幕,又缩了回来:“发吗?我们现在能发什么?”

“能确定的。”刘好仃翻开蓝色本子,翻到贴着旧厂牌那页,“哪条最硬?”

“货没出库。”老李从后台调出记录,“F1-w3批次,昨夜还在三号仓b区,监控能对上。”

“那就先说这个。”刘好仃把本子推到桌中央,“别讲道理,讲事实。就像告诉邻居,你家狗没咬人,因为它整晚都在院子里。”

小王笑了下,开始打字。

“等等。”老李突然出声,“系统时间差十五分钟。”

“什么意思?”

“海外仓那边用的是服务器时间,咱们这边是本地。视频里要是标了‘某国时间23:30’,咱们这边记录却是23:45,人家会说我们改数据。”

刘好仃没说话,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真实性判定流程”第一条

“你重新导。”他对老李说,“小王截监控画面,挑23:47那帧,玻璃在架上,编号清晰。配文就写:‘这是昨夜23:47的实景,编号F1-w3,仍在仓库。’”

“要不要加一句‘我们很重视’?”小王问。

“不加。”刘好仃摇头,“温度不是靠说‘重视’来的。你要是丢了东西,别人第一句说‘我很重视’,你觉得踏实吗?”

“不踏实。”小王点头,“得先说‘找到了’。”

“对。”刘好仃指着他刚写的那句,“这就是‘找到了’。”

小王上传前最后放大图片,忽然停住:“这裂口……怎么是锯齿状的?”

“什么?”

“咱们的热弯玻璃,炸了也是蛛网纹,不会有一块块小三角。这像是……人为掰的。”

刘好仃凑近看,没说话,只在本子上记了三个字:裂纹异常。

“先发。”他说,“别的,等下一步。”

第一条声明发出时,天刚亮。

他们谁也没说“成功了”,只是老李默默把“海外信息核实”的标签纸压在鼠标下,小王把“社媒动态”的便签贴到了电脑边框上。

刘好仃喝了口凉茶,茶是昨晚剩下的,有点涩,但他喝得慢,像在等什么。

评论区很快有了反应。

有人问:“敢不敢直播仓库?”

小王立刻看向刘好仃。

“回。”刘好仃说,“说‘已经在做’。”

“不解释?”

“解释是追着别人跑。我们往前走,他们自然跟着看。”

他拿出那张写着“事实为基,温度为桥,速度为要”的纸条,贴在显示器右上角。纸边有点卷,他用手压了压。

“安排白班的人提前到。”他说,“巡检视频,只拍b区货架和今日生产日志封面。不剪辑,不配音,拍完直接传。”

“要不要穿工服?”

“穿。”刘好仃说,“但别整整齐齐的。就平常上班那样,袖口沾点灰也行。”

“为啥?”

“太干净不像真干活的。”

小王笑出声,赶紧捂住嘴。

视频录制安排下去后,老李忽然说:“菲律宾那边有动静。”

“怎么说?”

“他们用他加禄语问,说‘你们做爆炸实验?’”

“谁说的?”

“翻译软件。”小王翻记录,“我们之前发的‘防爆测试’,被翻成了‘爆炸实验’。”

刘好仃皱眉:“这词一变,意思全反了。”

“得重发。”老李说,“但人工翻译得找人。”

“质检组小陈会说。”小王说,“他老家在那边。”

人很快叫来,一听就笑了:“这不是‘爆炸’,是‘安全测试’的意思。他们管气囊测试也叫这个。”

“那就改。”刘好仃翻出语言对照表,在“防爆测试”后面加注:非破坏性检测,模拟冲击,不引发破裂。

“发三栏。”小王提议,“原文、人工译文、英文对照,清楚点。”

“再加一句人话。”刘好仃说,“就说:‘就像汽车安全气囊,测试是为了保命,不是为了炸。’”

小陈听完,直接用他加禄语说了一遍,语气像在跟亲戚解释。

“就用这句。”刘好仃点头,“别翻译腔,要家常话。”

新声明发出后,小陈顺口说了句:“他们最近问这问题的人挺多,不像普通客户。”

“什么意思?”

“一般人都问‘会不会炸’,他们问‘什么时候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