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18集:新挑战:国际化品牌口碑维护(1 / 2)

阳光刚爬上窗台第三格的时候,刘好仃已经把那把旧钥匙从窗台上拿下来了。它不再像昨天那样安静地躺在光里,而是被他顺手塞进了工装裤口袋——金属贴着大腿外侧,有点凉,但不至于刺骨。他知道,这不是纪念品,是提醒器。

车间刚开工半小时,机器声嗡嗡作响,老张一边啃馒头一边嘟囔:“昨天货才发出去,今天就有人扫码问补货,这不挺好吗?”

小林在旁边点头:“对啊刘哥,我刚看后台留言区,还有人夸我们玻璃透亮得像空气!”

刘好仃没接话,只是走到白板前,用红笔画了个圆圈,中间写了个“听”字,底下又补了四个小字:别光听夸的。

大家愣了一下。

他掏出钥匙,在白板边缘轻轻敲了三下——不是敲黑板那种急促,更像是敲门,试探性地、温和地。所有人目光都聚了过来。

“这玩意儿能开厂门,也能开文件柜。”他晃了晃钥匙,“但它开不了人心。现在人家扫我们二维码,不是图新鲜,是在试信任。信你一次容易,信你一百次难。”

阿芳低头翻手机后台,手指滑得飞快。她刚把前五十条非中文留言导出来,正准备念,突然停住。

“有一条越南语评论说……‘希望他们别像某德国品牌一样敷衍’。”她顿了顿,“原因是包装有点破,照片显示边角压皱了。”

没人说话。

老张咽下最后一口馒头,皱眉:“就这点事儿?至于上升到品牌对比吗?”

刘好仃笑了,不是冷笑,也不是无奈笑,是那种“你终于问出我想听的问题”的笑。

“至于。”他说,“风往哪吹?不是看谁夸你,是听谁骂你。骂得轻,说明还在给你机会;骂得狠,说明门已经快关上了。”

小林探头看阿芳手机屏幕:“哎,还有个阿拉伯语留言,翻译过来是‘你们的质检报告PDF打不开’……这也算差评?”

“算。”刘好仃点头,“不是所有差评都带感叹号。有的藏在句号里,有的躲在加载失败的图标后面。”

他转身拿起马克笔,在“听”字旁边又添了一行字:主动听+快速回=不让小裂缝变大裂口。

阿芳忽然抬头:“那我们现在就做两件事?一是每天固定时间查留言,二是……设个自动回复模板?比如‘感谢反馈,我们正在核实’这种?”

“可以。”刘好仃点头,“但别只发模板。谁留言,谁就得被记住。下次他再扫,看到回复人名还是‘客服A’,那扇门就白开了。”

老张挠头:“这也太细了吧?咱们又不是做电商的。”

“但我们现在卖的是信任。”刘好仃指了指样品箱上的二维码,“以前玻璃出厂就算完事,现在出厂只是开始。人家扫完看到狗都觉得干净,那是惊喜;扫完发现包装破了还没人理,那就是失望。惊喜攒口碑,失望传千里。”

阿芳默默打开Excel,新建了个表头:国家|留言类型|处理状态|响应时间。她在第一行填上越南、包装破损、待跟进,然后抬头问:“刘哥,这个‘响应时间’要精确到分钟吗?”

“不用。”他说,“精确到心情就行。对方急,我们就快;对方疑惑,我们就清。人心不是数据,但人心能变成数据。”

小林噗嗤一笑:“这话听着像鸡汤,但我居然信了。”

“不是鸡汤。”刘好仃拍拍他肩膀,“是玻璃厂的老实话。冷冰冰的东西要想让人愿意摸,就得先暖起来。”

中午吃饭时,阿芳特意坐回窗边位置。阳光比早上更亮,饭盒里的米饭闪着细碎的光,像撒了一层糖霜。她一边嚼饭一边刷后台,突然“咦”了一声。

“怎么?”小林问。

“刚才那个德国品牌的类比……频,比某些只敢放P图的强多了。’”

刘好仃刚好路过,停下脚步:“谁回的?”

“一个ID叫‘HCMeowner’的,应该是胡志明市本地人。”

“挺好。”他说,“说明有人开始替我们说话了。口碑不是我们自己喊出来的,是别人愿意为我们说出来的。”

下午两点,刘好仃把所有人叫到会议室。这次没人带饭盒盖子写字板,大家都空着手,但眼神不一样了——不再是“扫码真热闹”的兴奋,而是“原来热闹底下还有暗流”的警觉。

他在白板上写下三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