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8章 第 138 章 李世民设法营救田丰(2 / 2)

袁绍听后当即大怒,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桌面的杯盏瞬间歪倒,茶水散落一地。

“大胆许攸,大胆沮授,竟然敢在背后议论主公,倘若不是因为大敌当前,我定会严惩不贷,将他们跟田丰一样关押起来!”袁绍生气地道。

郭图看到自己谏言有效,露出得逞的笑容。

“还是主公大度,想当初田丰对您如此不敬,您只是将其关押,并未将其斩杀,这已经是莫大的仁慈,许攸和沮授竟然还妄加议论,实属不该。”郭图继续道。

袁绍:“还是郭将军知我之心,我乃四世三公之后,他曹操算什么,宦官之流,年幼之时,曹操只不过是我的一个小跟班,无论兵力、地盘,我都远超过他,况且他所处地盘乃四战之地,处处都有敌人,根本就不是我的对手,田丰竟然还劝我养精蓄锐,待兵力雄厚,敌人粮草缺乏,有可乘之机再寻机进攻,那要等到何时?这不是守株待兔吗?”

“主公家世显赫,英明神武,眼界开阔,岂是田丰这等粗鄙之人能够相提并论的,相信不久之后,主公定能战胜曹操,到时候田丰将无话可讲。”郭图在一旁说道。

......

【想当初袁绍也是一方豪杰,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竟然与小人为伍。】

【至今犹记:吾剑未尝不锋利?】

【田丰计策自然没错,只是袁绍觉得太过缓慢,他想早日南下,统一北方。】

【袁绍四处征战,历经数战,拥有华夏十三州的四州之地,且未尝败绩,就连猛将公孙瓒都被其击败,人家有骄傲的资本。】

【可能他以为曹操还是跟小时候一样,经常跟在他后面,不值一提,完全没把曹操放在眼里。】

【谦虚让人进步,骄傲让人落后,袁绍取得四州就开始自满,难怪会被曹操击败。】

......

李世民被张辽率军‘围困’在庐州城外,张辽围而不攻,意图明显,想要让李世民他们粮草用尽,人困马乏之际进攻,从而达到全歼的目的。

李世民收到飞鸽传书,得知北方曹操的战况。

“袁绍派郭图、淳于琼和颜良进攻白马城,曹操派曹洪进攻延津,这是用的疑兵之计,曹操必定指东打西,解白马之围。”李世民跟荀彧商量道。

“虽然现在袁绍占据更大优势,但曹操纳谏如流,且会用兵,袁绍最后不一定能战胜曹军。”荀彧道。

李世民看向荀彧,心想他看人可真准。

“袁绍凭借四世三公的身世,吸引了不少谋士,包括田丰、许攸、沮授等,皆是大才,可惜了,他却刚愎自用,没有接纳正确的建议。”

荀彧心想这么比起来,还是郭嘉聪明,早年郭嘉也曾在袁绍帐下谋事,但是早就看出袁绍此人秉性,及时止损,趁机离开,后来经过自己引荐,并被曹操多番拜访打动,进而追随曹操。

“田丰虽有大才,但是性格太过耿直,一般的主公皆不能忍受,遑论袁绍那种自视甚高之主,也难怪他会被关起来。”荀彧略带可惜地道。

李世民心想只要谋士所言对江山社稷和天下百姓有利,何必耿耿于怀呢?

“田丰此人不畏权威,仗义执言,我倒是很欣赏他的个性,倘若能够将其营救出来,为我所用,再好不过。”李世民道。

荀彧看向李世民,当即跟李世民道:“陛下如果想要得到田丰,未尝不可。郭图此人深受袁绍信任喜爱,而且爱慕钱财,可以派人携金进入袁绍境内,贿赂此人,让其在袁绍耳边进言,将田丰流放,咱们再趁机收揽。”

李世民听后,欣赏地看向荀彧,“此计甚妙,只要能够将田丰救出,无论多少金银都值得。只是眼下派何人前往合适?”

荀彧想了想,进行此行动之人必须口齿伶俐、脑子灵活,懂得随机应变,而且亦不能是熟面孔,以免被敌人认出来。

“陛下,吾近日观军中一名叫做邓芝的小将,机智灵活,巧舌如簧,倘若将此事交于他,十拿九稳。”荀彧提议道。

荀彧向来擅长识人、荐人、用人,此次亦没有用错。

提到邓芝,李世民立马想起此人来,的确是个口才了得之人,堪当这外交大任。

使臣,尤其是派往他国的使臣,身在敌营,既要保证不辱自己国家利益,还必须得完成出使任务,口才和能力同等重要,并且还要懂得机变之法。

“那就按照荀尚书之意,选派邓芝携金进入袁绍境内,伺机救出田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