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139章曹操与李世民抢田丰
“邓伯苗,你现在官居何职?”李世民召见邓芝,准备托付于他出使冀州并营救田丰之重任。
邓芝面露英气,目光如炬,恭敬地回李世民道:“回陛下,末将现于赵子龙将军麾下担任军司马一职。”
军司马属于中下级武将官员,统管约四百人。
汉朝军制,每五人为一伍,设伍长;每十人,即两伍为一什,设什长;每五十人,即五什为一队,设队率;每一百人,即两队为一屯,设屯长;每两百人,即两屯为一曲,设军侯;每四百人,即两曲为一部,设军司马。
李世民顿时向其投去赞赏之态,他很清楚赵子龙治军风格,严谨细致,公私分明,向来唯才是举。赵子龙既然任命他为军司马,掌管近四百人的队伍,说明邓芝此人定不是泛泛之辈,而是有一定能力傍身。
关于邓芝,其在历史上并非无名之辈,其被诸葛丞相选中担任出吴大使,不辱使命,在刘禅新登基之际,完成蜀吴结盟任务,是个有胆有识还有智慧之人,李世民自然有所了解。
“荀尚书荐言,说你颇有才学胆气,朕欲谴你往袁绍方救一人,你意下如何?”李世民询问道。
邓芝当即施礼,“身为臣子,能够替陛下分忧,万死不辞。”
“你听说过田丰吗?”李世民接着道。
邓芝当即回道:“田丰乃北方博学多才之士,多有奇谋。”
李世民听后点点头,心想邓芝的确认为田丰是个人才,那么这个任务则可以交给他。只有认为田丰值得营救,他才会全力设法。
“好,朕现任命你为中郎将,奉命秘密携金银前往冀州,通过贿赂郭图......或者你到了地方,根据情况想用什么方式都可以,只要将田丰给我带回来即可。”李世民道。
邓芝颔首施礼:“谢陛下,末将定会竭尽全力营救田大人!”
李世民替邓芝准备许多金银珠宝,并派一队人保护,让他们乔庄成平民,从悬崖一侧下山,秘密前往冀州境内。
***
沮授和许攸一同走出前厅,看到郭图仍然留在屋内,两个人对视,皆猜出其意图。
待离开一段距离,许攸忍不住跟沮授吐槽道:“看看吧,咱们忠心耿耿、费尽心力替主公谋事,不如人家在主公面前花言巧语升职快。”
“主公以前不是这样,他以前侠气冲天,礼贤下士,态度谦虚,不惜重金聘请贤才,希望他可以早点恢复到以前的样子。”沮授非常怀念以前的袁绍。
“想当初如果不是看他态度诚恳,重金聘请,谁会在他帐下谋事?当初他对田丰何曾谦虚,何曾礼遇,现如今呢,还不是将其关押监禁起来,田丰何错之有?”
“田丰所言的确无错,只不过他太过刚直,直言犯上,主公只是将其监禁,让其悔过而已。”沮授仍然对袁绍抱有希望,同时认为田丰言行太过刚直。
许攸则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今日是田丰,明日就可能是你我。想你鞍前马后替主公立了那么多功劳,北方四州,你出了多少计谋,但是现如今却削掉你的兵权,分兵给郭图。我看主公虽然兵马地盘远胜过以前,但是心胸态度却与以往大相径庭,根本不值得咱们继续效劳。”
沮授听后大为震惊,立马观察了一番四周,小心提醒道:“许大人,隔墙有耳,这里处处都是主公和郭大人的耳目,这样的话还是少说为妙,免得授人以把柄,缉拿陷害。”
“我怕他们呢?!袁绍四世三公怎么了?倘若当初不是你我田丰等人替其谋划,他就是一穷二白的穷光蛋而已。还有郭图,只不过是个阿党比周的无耻小人。我许攸既然能扶持袁绍统一北方大业,亦能扶持别人......”沮授见许攸越说越来劲,生怕被有心人听了去,赶紧将其拉到乖僻处。
“许大人,我知道你的才华,你此番言论跟我说说就成了,我不会跟旁人转述,但是这些话你可万万不能跟旁人讲,常言道祸从口出,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一旦被人利用,则会惹来杀身之祸呀!”沮授在一旁好心提醒道。
许攸将沮授牵着自己衣袂的手拂开,“你放心,我心中自有思量,你我关系要好,我才会将真心话讲与你听,好让你早点想好退路。”
“退路?什么退路?”沮授不解地反问道。
许攸朝四周巡视一番,发现无人之后,小声跟沮授道:“其实我刚刚所言已经很明了,现如今袁绍亲近小人,刚愎自用,完全不听从咱们的建议,此番举措乃自取灭亡之道。恰如范增所言,‘竖子不足与谋’,倘若袁绍一直执迷不悟,那么将来统一北方的必定是曹操,咱们可以趁机投靠......”
“主公虽然言行有所差池,但是咱们食其禄,就应忠其主,岂能临阵倒戈?”沮授并不赞同许攸观点。
“曹操此人纳谏如流,任人唯贤,昔日郭嘉同与咱们侍奉主公,但是其不被重用,投靠曹操后,颇受礼遇,曹操贤德心胸绝非袁绍能比......”
许攸一边说着一边观察沮授脸色,发现其面色凝重,显然不愿继续听闻,便及时打住,“公与兄,我说这么多,无非就是看在你我二人交情颇深,不想你继续明珠暗投,言已至此,至于最终如何决定,你自己思量。小弟再奉劝你一句,袁绍并非明主,倘若有机会,咱们一定要早日逃离。”
沮授跟许攸不一样,他不仅是谋士,还掌管着军权,倘若他现在倒戈,官渡之战不用打,袁绍必败无疑。
“跟随主公这么多年,主公待我不薄,颇受其恩,虽然现在略有瑕疵,但是不忍就此离去。现在主公占领华夏十四州的四州之地,兵强马壮,与曹操之战,胜负未分,我劝贤弟不要这么急奔曹操,待战事明朗以后再寻机会亦不迟。”沮授亦劝许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