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126章师出有名的重要性
有了李世民的亲笔密信,区景一改往日优柔寡断,斩钉截铁地道:“刚刚诸位兄弟所言,正合吾心,大家皆是交州本土出身,深知咱们交州境况,虽地处偏僻、土壤贫瘠,但因一直远离中原,免遭战争兵燹,更无黄巾作乱,百姓日子虽然清苦,但却平安顺遂,自从张津担任交州牧以来,对内横征暴敛,对外扩张无度,肆意发动对荆州、扬州的多次战争,屡战屡败,不仅让无数交州男儿枉送性命,还让交州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唯有将其铲除,才能肃清交州上空这片愁云,还交州百姓一个朗朗青天。”
听完区景的话,其余副将都用出乎意料的目光看着他。
今日的区景为何与往日大相径庭?往日的他总是各种推诿,今儿个怎么变得如此决绝?
他们不信区景现在才明白张津之穷兵黩武,肯定有其他动机驱使他如此。
无论是何缘故,这个结果都让他们倍感欣喜。
因为他们平日对待区景颇为敬重,不想违背其意愿,单独行动。
“区将军能有如此决心,着实让大家感到欣慰。”
“既然大家一心想要除掉张津,那么必须得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如若不然,杀之无名,会给后人留下诟病的口实,说咱们不顾道义,虐杀朝廷命官,只为私利。”
“张津身为汉臣,不忠汉室,违背汉律,穷兵黩武,横征暴敛,让交州军民疲惫不堪,咱们杀之是替交州百姓惩奸除恶,哪怕后人诟病又如何?我才不在乎身后虚名,只想自己的兄弟和乡亲们能够过上太平安稳的日子。”另外一位副将道。
听完诸位副将的言论,区景点点头。
他明白自己的这些弟兄绝非是怕死,因为战场之上,他们比谁都勇猛。
死于保家卫国,死于平叛战乱,都算死得其所,可是替战争头子张津四处征战,就算胜了亦算不得国家大义,他们不想无名无分地去死。
更何况交州穷困,兵器落后,粮草不济,作战十之八九是为败仗,他们继续替张津攻打,也就是枉送人头。
位居上位的张津倒是将自己的小算盘打得溜溜转,死得将士都跟他没有关系,但是得到的利益却都是他的。
不过有自己的思想和抱负,更懂得权衡家国利弊。
在这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情况之下,谁还继续替别人当枪头子谁就蠢不可医。
“大家无需担心杀之无名,落人口实,汉帝已遣人秘密进入交州,同时给我送来一封书信,大家可以尽观之。”说罢,区景便把李世民寄给他的密信拿给属下传阅。
众人看后,心中大喜。
“陛下已在信中严明,张津所作所为愧为汉臣,实乃与汉贼曹操沆瀣一气,他们公然实施谋逆之举,视国家大义和百姓存亡于不顾,希望我等能够戮力铲除逆贼,日后定会按功行赏。”区景眉目舒缓,心平气和地跟诸位属下说道。
“将军,陛下虽然未来交州,但对交州内部事宜知之甚详,还能做出如此英明决断,绝对是咱们交州军民百姓之福,亦是天下之福。”
“既然有当今陛下密信,那么咱们铲除张津便名正言顺,任凭谁对咱们所作所为皆无可置喙。”
众人点点头,心想李世民的这封信送得还可真是及时!
就算不是为了国家大义,为了他们自身安危和百姓利益,他们也准备这么做。
现在李世民让他们的行为上升了一个高度,变得正义凛然。
“将军,既然咱们出师有名,接下来就是商量一些除掉他的细节,咱们是明日直接冲到府内将其捆缚,还是待其外出上街,防守薄弱的时候再行抓捕斩杀?”一个副将询问道。
张津也深知区景和他的手下对其常年征战四方心怀不满,所以府内安排了许多侍卫,目的就是防止区景他们以下犯上,谋反围杀他。
那些侍卫都是从军中精挑细选的,武艺不弱,且兵器尖锐,并在墙头安排了弓弩手......
区景想了想,“待其外出防守薄弱之时,的确更容易得手,不过那样就会有许多城中百姓看到,难免会生出许多事端,认为咱们公然在大街之上虐杀上佐,所以还是围攻张津府衙,到时候我率领一部分人先行进去控制住张津,你们听到暗号后,率军从外围进攻,咱们里应外合。”
听完区景的安排,众人皆以为可行。
“区将军,咱们何时动手合适?”副将询问道。
区景想了想,“择日不如撞日,为免夜长梦多,不如就今夜四更时分行动,到时候以口哨为号,一旦号响,你们就从外面攻入府中。”
“是,将军,不过有一点让人担心。”
“担心什么?”
“您率先进去,倘若被张津的人抓住,岂不是很难脱身,万一......”
“擒贼擒王,进去以后我会想办法先控制住张津,他们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倘若我有个万一,不幸失败殒命,也算为国除害,死得其所。”区景知道倘若从外围进攻,凭借他们的兵力,早晚也能将张津抓住,只是那样损伤太大。
众人对区景佩服不已,他向来如此,比起个人生死安危,更体恤下属的处境,这也是众人信服他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