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125章二凤书信一封退敌兵……
斥候汇报完军情,就连有王佐之才的荀彧内心都忍不住一慌,李世民却显得格外淡定。
“陛下,这定是司马懿给曹操出的退兵之计,他们纠合各路兵马,四处煽风点火,包围荆州,让咱们自顾不暇,从而打消北上讨伐计划,他与袁绍的战争也就没有后顾之忧,咱们必须得尽快商讨好应对之策,切莫中了敌人圈套。”荀彧道。
李世民记得书中记载,刘备刚死,司马懿就向曹丕进谏,纠合五路大军共同伐蜀,此番行径的确像是司马懿所为。
“不愧是司马懿,一出山就来个大手笔。”
“传令军中四品以上将领,全部到大帐集合,共同商议退敌之策。”李世民吩咐道。
“是!”
很快,张飞、燕宁、孙策他们都赶到营帐之内。
“刚刚前方传来急报,益州刘璋率领五万大军进攻荆州西部巴东地区,士燮兄弟率领五万人马勾结交州牧张津进犯荆州南部零陵郡,袁术旧部率领三万人马在扬州境内劫掠百姓,四处作乱,司马懿则率领两万大军进犯荆州北部南阳郡,大家对此都有何看法,各自发表一下意见?”李世民心中已经有了退敌之策,不过他还是想听听诸位大臣的意见,从而整合出一个更好的策略。
寿春都尉燕宁跟李世民道:“回陛下,其他的属下不敢保证,但是袁术旧部我再了解不过,他们早就被曹操打得军心涣散,没有多少作战能力,现在响应曹操号召,境内作乱,正好免去了咱们辛苦找寻他们下落之辛苦,相信诸葛丞相一定可以将他们铲除干净。”
袁术旧部被曹操打得四分五裂,大多隐没山林和荒野,靠着劫掠打猎为生,诸葛亮一直在率兵消灭这些残余势力,已经消灭数个团伙,但是一些隐蔽深得,却还没查到踪迹。
他们之前都销声匿迹,现在响应曹操号召,悉数冒出头来,倒也正好可以趁此一网打尽。
“陛下,眼下战乱四起,想要消灭敌人必须得用兵马,咱们现有的兵马明显不够,微臣建议回荆州再度招募兵马,前往各处征讨反贼。”荀攸提议道。
孙策站出来道:“陛下,招募兵马费时费力,现在敌人已经进犯边境,战事紧急,等着招募够兵马,敌人可能已经攻破城池,江东境内现有五六万兵马,另外还有诸多良将,可以先行差遣上阵。”
众人不禁朝孙策投去佩服的目光,尤其是黄射。
在国家大义面前,他没有想过保留自己的实力,而是积极踊跃地让其参与抵抗,这也表明他对朝廷的忠心。
孙策从一无所有做起,他深知招兵买马可不是一件易事,他当初招募几千兵马都耗费许多时间,想要短时间内招募起一支几万的军队并不比攻破一座城池简单。
况且刚招募上来的士兵没有任何作战经验,上了战场,大部分就是当活靶子。
倘若稍加训练,又得消耗一些时间......
“陛下,司马懿、刘璋、张津和袁术旧部他们悉数进攻荆州,意欲将荆州四分五裂,咱们是不是应该率先赶回去?待击退敌军,再行北伐?”燕宁道。
荀彧坚持道:“万万不可,现在庐州城攻城在即,现在退去岂不是前功尽弃?而且敌人此举就是让咱们退兵,咱们切莫中了敌人圈套。”
“可是荆州现在遭遇十面埋伏,只要一方攻破城池,都会与另外的势力形成内外呼应,荆州实危。”
李世民听完众人的议论,总结发言道:“诸位爱卿的建议各有千秋,依朕所见,敌人虽然兵分四路,气势汹汹想要分裂荆州,但四路军马皆不可惧,首先交州士燮兄弟和张津,他们一无能臣,二无能将,只要派出孙权和周泰等人即可平叛;其次益州刘璋,他向来软弱自保,不敢轻易扩张,他定会待形势稳妥以后再进攻;袁术旧部在扬州境内逃窜作案,危害百姓,诸葛丞相一直奋力剿灭,现如今他们相继现身,正是彻底铲除他们的好时机。剩下司马懿这一路军马,咱们已经派出子龙和周瑜两位大将,就算不能战胜,但足以抵挡魏军。”
听完李世民的话后,黄射用信服的眼神望着他。
以前他跟着自己爹驻守江夏,并未能如此直观地跟李世民接触,只能通过一些政策言论间接了解,现在面对面地谈论,黄射才发现这位陛下不仅公正贤明,还颇有雄才大略。
此时此刻,黄射也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
难怪有【江东小霸王】之称的孙策和有【江东双璧】之称的周瑜尽皆投靠在他的帐下,还对其毕恭毕敬,任其差遣,原来因为其本身有着如此大的才能和魅力。
据他了解,孙策和周瑜也都是少年英雄,绝非惧怕强权之人。
【黄射看到李世民仿佛发现新大陆一般,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就是天策上将带给他的震撼。】
“报告陛下,帐外有诸葛丞相派来的使臣求见。”
李世民道:“快让他进来。”
使臣进来后,递上一封书表,“陛下,诸葛丞相得知司马懿纠合数路大军进犯荆州,生怕陛下忧心,特派我前来送信,希望陛下勿忧,安心北伐。”
李世民打开信封,看到诸葛丞相爽心悦目字迹,心情不禁爽朗了许多。
“丞相在信中说道,他在出荆州前就已经安排数万军队在边境线上,如果敌人进犯边境,必定损失惨重,同时督促咱们不要因此耽搁北伐行程,继续攻城北上。”李世民跟诸位将领介绍道。
【见过老板督促员工抓紧工作的,属下敦促老板上进的还真是头一次见。】
【忠诚耿直的诸葛丞相,莫名觉得有些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