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4章 第 124 章 李世民救下黄祖之子(2 / 2)

听完黄射的话,孙策仍然半信半疑,杀父之仇的儿子,他很难对其拥有好感。

张飞等人则回想起那日城楼上的情景,如若不是黄射将黄祖拉回去,指不定黄祖还能骂出什么难听之词,反而对黄射有些好感。

“你爹已经投降了曹军,你既不回曹营,难道要留在汉营吗?你觉得我们相信你吗?”孙策质问道。

黄射听后,捡起旁边的长刀,准备离开,李世民赶紧拦住。

李世民站在黄射和孙策中间,“伯符兄,我知道你与黄祖有不共戴天之仇,但是黄射既已与其父撇清关系,咱们就不能将父辈的恩怨延续到他儿子身上,你说对不对?”

“我倒不是因为父仇对其有偏见,而是如今正是两军对峙关键时刻,倘若他背地里与庐州城通传消息,岂不是坏了咱们的攻城大计?”孙策说道。

黄射听后,直接将身上的包袱扔到一边,将长刀立在一旁。

“家父射杀孙老将军,的确是家父不对,父债子偿,倘若今天我一命能够抵掉孙将军心中的仇恨,那么我也算死得其所!”

“你不要以为我不敢杀你?”孙策怒气冲冲地道。

黄射无言,一副坦然赴死之状。

“我愿意替家父偿命!绝无怨言!”

李世民站出来道:“大家都不要吵了,现如今大敌在前,天下还未统一,正是朝廷用人之际,咱们没必要自相怀疑。既然黄射愿意效力朝廷,咱们就应大力欢迎,如若不然,将会寒了许多想要投奔朝廷人的心。”

众人听后都不再多言,李世民询问孙策道:“伯符兄,你觉得如何?”

“我孙策并不是恩怨不分,是非不明之人,倘若他真心归顺朝廷,愿意替朝廷效力,那么我自然不会与之为难,但是如果有人胆敢浑水摸鱼,欺骗大家,暗中通敌,我这杆【霸王枪】率先不会同意!”孙策义正言辞地道。

听到这里,李世民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心想幸亏孙策不是钻牛角尖之人,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拎得清。

黄射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待孙策他们退下以后,仍然留在原地。

“黄公子,你可还有什么要事需要禀报?”李世民询问道。

“回陛下,城中张辽、程昱曾与家父密议,来日待张将军等人搦战之时,会安排箭法高超的弓弩手在暗处射伤,还望张将军和陛下多加小心。”黄射提醒道。

李世民点点头,“你的提醒很及时,我会吩咐下去,让张将军他们攻城之时多加小心,另外你最近在营里也多加小心,暂时先别跟江东的人靠得太近。”

“多谢陛下提醒。”

李世民相信黄射这番话的确是肺腑之言,并没有掺假。

因为埋伏弓弩手射杀敌人将领这种手段的确符合黄祖一贯作风,也是他们眼下破局的一种有效手段。

黄射也很可能就是因为看不惯他爹这种卖主求荣,阴招连连的方式,才会与之决裂,转而来到汉营之中。

待黄射离开后,荀彧便走了进来。

“荀彧见过陛下。”

李世民:“文若你来了?”

“陛下,黄射既已来到汉营,不知陛下决定给予其什么官职?”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荀彧对待李世民也有了一定了解。

对待敌人的投降,李世民一向宽以待之。

更何况黄射这种本就忠心于汉室,被父亲逼迫投降的,定会欣然用之。

李世民目光清贵,神态自若地道:“黄祖投降了曹操,但江夏并未全部归顺,以甘宁为首的仍然占据部分土地,效忠朝廷,黄射对江夏颇为熟悉,所以我决定封黄射为江夏太守,让其替他父亲重新执掌江夏。”

荀彧就知道陛下会如此,“陛下,虽然黄射已与其父断绝关系,但是血脉相连,父子同心,倘若战场上相见,以黄射的性子难免不会手下留情,还有江夏旧部多与其亲近,江夏之地可能会复归黄祖所有。所以微臣建议不如攻下庐州城后,封其为庐州太守,这样其余官员与之并不熟悉,想要有异心,也难以实行。”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儿。

荀彧接着道:“陛下,我知道您一向宽容大度,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行,那就攻下庐州城后再给其安排职务。”李世民心想无论庐州太守还是江夏太守,官职还不是一样,况且荀彧讲得并非没道理,他就欣然应允。

看到李世民同意自己的建议,荀彧心中不禁感叹:真是一个明君,纳谏如流,跟着这样的陛下,完全不用担忧英雄毫无用武之地,因为他会把每个人都安排在刀刃上,发挥出其最大价值。

此时斥候慌忙进来汇报。

“报告陛下,交州士燮兄弟,益州刘璋,袁术旧部和司马懿等分别率军进攻荆州、扬州等地,已攻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