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00章 偷偷拿出去卖(1 / 2)

第200章偷偷拿出去卖

每个人感觉自己被人背叛时,都会有不同的表情和反应。

比如海瑶,第一反应自我说服,为了脑中的幻象不惜与全世界对抗。

比如安宁,第一反应是试探,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直到接近事情的真相。

又比如林夏,第一反应是愤怒,竖起浑身尖刺刺伤辜负她的人。

最开始,海照月觉得自己对背叛和欺骗的反应应该是麻木和迷茫,就像她第一次经历的那些一样——毕竟她是一个木讷迟钝的人。

但事实证明,她不是。

她不仅敏感而脆弱,还十分懦弱。

哪怕决定接受现实,第一反应也是逃避。

因此,当王思懿告诉她,最后一批薄荷丝手链快到交货时间,她去找王荷,对方却支支吾吾时,她立时决定亲自去凫山催一催。

顺带逃避苗仲煜说的,想和她当面聊一聊的问题。

“没必要吧?”王思懿劝她,“你时间本来就很紧,不然换我去?”

“我对凫山比较熟,跟她们打交道也多一些。万一发生什么意外也好补救。”

王思懿想了想,觉得确实是这样。

她核对了一下海照月的项目日程表,提醒道,“那你不能在凫山待太久哦,再过一阵子玫瑰丝也要交货了。”

末了,她又加上一句,“要是有什么问题记得先跟我说,别自己吃闷亏,知道吗?”

她的担心并非多余。

自从海照月也来滨海后,对凫山那批阿姨们的管控力度就变弱了。

一开始,因为涨薪,她们的积极性很高,效率也还不错,但t一阵子过后,不知怎的,又再次懈怠下来。

最近海照月做事明显神思恍惚,更没什么精力去督促凫山那边的事,因此,等到她来核对总进程时,时间就很紧促了。

大概是因为第一印象不好,所以凫山的那些大妈们她一向没什么好感。这次又卡在快交货这个时间点上出幺蛾子,她很难不多想。

“好。”海照月应道。

就这样,海照月再次回到了凫山。

她这次来凫山,心态上更像是逃难。

因此,行程一确定,她立即买了当天最近的票,等到达她的小院,已经是晚上八九点。

这次离开的时间比较长,海照月双手握上门把时,门把上已经积了一层灰。

因为经日紧闭,轴承不再灵活,她使了一点力才将门推动。

推开的瞬间,木门发出“吱呀”一声闷响,像重病老人的叹息。

借着月光,海照月环视着曾经万分熟悉的小院。

才一个月多没来,整个小院就已经呈现出破败的景象。

种在大盆里的薄荷因为没人浇水,已经开始萎败,枯叶卷了一地,到处都灰蒙蒙的。

反而当初给猫猫种下的猫薄荷长得一片茂盛。

海照月呆呆地站在原地看了一会,转身进了屋,沉默地开始收拾屋子。

她没有空胡思乱想。

明天也许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她必须强迫自己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

第二天,海照月起了个大早,站在小院的门前向村子里眺望。

不过五六点,王家村里就陆陆续续亮起了灯。

虽然背靠凫山,但王家村的村民们整体来说并不富裕。

村里的年轻人几乎外出打工去了,留在村里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其中就包括海照月的房东,王荷。

老一辈的人都十分勤劳,经常六点不到就起床,不是忙农活,就是忙家务。然而即便一年从头到尾都忙忙碌碌,也基本赚不到几个钱。

因此,在最开始,海照月发现自己能给村里人创造额外收益时,她还是很高兴的。

但随着时间推移,她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好像变了型。

无论是对于她,还是对于那些她所雇佣的“员工”。

她深吸一口气,朝山下走去。

正是村里人去菜园里劳作的时间,一路上都有村民跟她打招呼。

这时,迎面走来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妈,挑着个扁担,看样子是要去菜园。

这个人海照月认识。

她姓何,曾经在海照月这工作过一阵,是后加入的一批,因此,海照月与她还算熟络。

不过她前一段时间因为家里事忙,已经不做了。

见到海照月,她讶异地停下脚步,问,“哎?小海啊?你不是去外地工作了吗?怎么又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晚呢。”

“昨晚?那你住的哪?县里的旅馆?”

海照月一愣,“嗯?”

她虽然是去滨海了,但本地的房子并没有退租。为什么对方会问她住哪?

“还是住在王阿姨家的老屋那。”

“哦?”对方显然也愣了下,但还是找补道,“也对,也对。”

“你来找你王阿姨的吧?那我不打扰你了,我先去忙了啊?”

眼见对方挑起扁担要走,海照月犹豫几秒后叫住了她,“哎!何姨!我能问你一件事吗?”

“啊?什么事?”对方放下扁担。

海照月咬了咬唇,“我能问问,为什么您做到一半,又不接我们这的活了吗?”

听到这,何阿姨的笑容尴尬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