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0章 战略眼光(2 / 2)

“后备队员?全程观摩?”姚东升的眉毛高高挑起,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惊讶和考量,

“立江,这……从未有过先例啊。国赛名额本就珍贵,后勤保障压力也大。让两个没入选最终名单的学生全程跟着,这投入不小啊。而且……”

姚东升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锐利地审视着吴立江,“意义何在?仅仅是‘观摩’?你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出征名单?”

吴立江毫不退缩,迎着姚东升审视的目光,语速加快,带着强烈的说服力:

“姚校,常规是用来打破的!闻佳宁和张强,他们不是普通学生!从封闭训练第一天起,他们就全程深度参与,和正选队员同吃同练同研究!项目分解的每一个螺丝钉、团队协作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模拟赛中出现的每一种意外状况的处理预案——他们熟悉的程度,绝不亚于正选三人组中的任何一人!”

“他们是天然的、最完美的、零磨合期的替补!万一赛场上真出现突发状况,比如设备故障、队员突发不适,临时换人,谁能比他们更快、更无缝地顶上?谁能比他们对整套流程和协作模式更了然于胸?这关乎我们整个团队的抗风险能力!”

他越说越激动,仿佛看到了赛场上可能的风云变幻:

“这还不是全部!”吴立江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战略家洞悉未来的灼热感,“姚校,您想,国赛现场是什么地方?那是高手云集的巅峰战场!那种弥漫在空气里的高压氛围、那种面对强敌时肾上腺素飙升的紧张感、顶尖团队在极限压力下展现出的精妙配合和神来之笔——这些,是我们在训练基地模拟一千次、一万次也模拟不出来的‘真火’!这是最顶级的实战教材!”

他向前一步,眼神热切而诚恳:“让闻佳宁和张强提前去感受、去沉浸、去‘偷师’!让他们的大脑皮层直接记录下这种顶级对抗的节奏和细节!这笔‘投资’,短期看是保障了这次国赛的容错率,长远看,是为我们明年的国赛——甚至后年——提前种下了经历过‘战火淬炼’、最有希望破土而出的黄金种子!姚校,这笔账,绝对值!”

办公室陷入短暂的寂静。窗外的阳光移动了几分,照亮了空气中微小的尘埃。

姚东升靠在椅背上,目光投向窗外,似乎在凝视着遥远的赛场,又似乎在飞快地权衡利弊。

他脑海中迅速闪过几个画面:闻佳宁在期末体能测试中,明明脸色煞白几近虚脱,却硬是咬着牙、拖着灌铅般的双腿第一个冲过终点的倔强身影;张强在陪练时,默默捡起队友失误掉落的工具,并快速提出一个优化装配流程建议时那专注而热忱的眼神。这两个孩子身上,确实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和难得的团队意识。

预算的压力、打破常规可能带来的非议、其他落选队员的想法……种种顾虑在他脑中盘旋。

他收回目光,重新看向眼前这位眼神炽热、为团队未来殚精竭虑的教练。吴立江的建议虽然大胆,甚至有些“出格”,但其内在逻辑却异常清晰和坚实:保障当下,投资未来。风险固然有,但潜在的回报——无论是眼前的保险,还是未来的基石——都极具诱惑力。

姚东升的手指在桌面上重重一点,发出“笃”的一声轻响,打破了沉默。他坐直身体,脸上露出一丝决断后的释然和赞赏,嘴角甚至微微上扬:“好!”这个字掷地有声,“吴教练,你想得很深,考虑得非常周全!这份‘种种子’的战略眼光,我支持!”

他站起身,绕过办公桌,走到吴立江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期许:“就按你说的办!学校全力支持!后勤保障的问题我来协调。让闻佳宁和张强做好准备,作为正式备案的后备队员,随队出征!我们不仅要打好今年的仗,更要为未来……埋下希望的种子!”最后一句,他加重了语气,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看到了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