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44章 模拟揭露,计划完善(2 / 2)

“成功了。”周悦轻声说,眼中有泪光闪动。

“还不够。”我指着回放中的一个微小延迟,“这里,副屏比主屏慢0.8秒。虽然肉眼难辨,但系统能捕捉。赵启铭的团队有AI辅助分析工具,这种偏差足以让他们质疑证据同步性。”

陆渊调出日志,发现是加密协议握手时的微小延迟。他迅速调整参数,将同步精度提升至毫秒级,甚至加入了动态补偿算法,确保三线真正并行。

“现在。”他说,“他们找不到破绽。”

我重新梳理角色分工:我主陈述,掌控节奏;周悦负责技术输出,确保三通道稳定;陆渊监控外部信号,防止数据劫持;沈珩负责现场安保,应对突发干扰。

“应急预案也得明确。”我说,“第一套:投影中断,切换语音播报,由周悦实时解说;第二套:现场被控,立即启动离线传输,将证据包定向发送至教育局公开邮箱、媒体平台及社交网络热搜队列;第三套:有人强行终止会议,我当场宣读核心条款,并录音存证。”

沈珩问:“如果他们直接带走你呢?按程序,他们有权中止发言者资格。”

“那就让陆渊在十秒内把数据上传至公众平台。”我看着他,“你只需要拖住他们三十秒——够不够?”

他点头,眼神沉静如深潭。“够。我会‘不小心’触发消防警报,或者让走廊的监控系统集体死机。”

模拟进入收尾阶段。我们逐帧核对脚本,修正语速、停顿、重音位置。每一次调整,都让整个揭露流程更贴近不可辩驳的事实本身。我们不再只是对抗一个人,而是在重构一场审判的规则。

窗外天色渐亮,城市苏醒的声音透过玻璃传来。一辆早班公交驶过,车身广告牌反射的光在墙上滑过一道短暂的亮痕,像流星划过夜空。

陆渊忽然停下操作,盯着中继器日志,眉头紧锁。

“怎么了?”我问。

“刚才……有一段异常数据包。”他放大日志,“来源不明,持续0.8秒,像是探测信号。路径经过三层跳转,最终指向教务处备用服务器。”

我走过去看。那串代码极短,未携带内容,也没有后续连接,但它出现的时间,恰好是t-00:17。

“可能是误触。”我说,声音平稳,心里却已拉响警报,“记下来,继续。”

他点点头,标记了时间戳,却没有关闭日志界面。我知道他在想什么——敌人已经开始监听了。

我重新打开脚本,最后一次检查时间节点。t-00:17被标红,作为整个揭露节奏的基准点。只要我们能在这个窗口内完成核心证据播放,就能确保赵启铭无法反向掩盖。

“再练一次。”我说,“全速。”

所有人回到位置。周悦深吸一口气,按下启动键。

投影亮起,虚拟会场灯光渐暗。我站定,开口:“根据财务系统操作日志,赵启铭于6月14日凌晨1点17分,通过非法权限调取高二年级空白审批模板……”

画面流畅推进,三线同步,毫秒不差。副屏时间轴精准滚动,语音与影像严丝合缝。当最后一段录音响起,整个指控闭环如刀锋般锐利。

“……因此,我有理由相信,这并非个人行为,而是有组织的资金挪用计划。”

我停顿一秒,准备收尾。

就在这时,主屏突然闪烁了一下。

不是断开,也不是卡顿,而是一次极其短暂的信号波动,持续不到半秒。

所有人瞬间抬头。

周悦立刻调出日志,手指快速滑动。陆渊已经跳转至防火墙监控界面,追踪信号源。

“不是我们这边的问题。”他说,“外部探测,和刚才那0.8秒的包……路径一致。他们知道我们在模拟。”

我盯着屏幕,心跳沉稳,呼吸未乱。

“继续。”我说,“再来一遍。”

周悦点头,重新启动模拟。

投影再次亮起,虚拟会场灯光渐暗。我站定,开口:“根据财务系统操作日志,赵启铭于6月14日凌晨1点17分,通过非法权限调取高二年级空白审批模板……”

我的左手无意识地抚过书包侧袋,指尖触到那支注射笔的棱角。冰冷,坚硬,像一枚藏在暗处的子弹。

我知道,真正的听证会那天,不会有任何重来的机会。

但我们也,不会再需要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