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45章(1 / 2)

陆远凯旋回京的热闹劲儿还没过去,朝堂上的风向就悄然变了。

这日早朝,户部尚书李大人率先出列,捧着奏折躬身道:“陛下,陆将军虽平定大楚有功,但如今手握京畿卫与北地虎贲军兵权,又深得黑鳞卫信任,权势过盛,恐非国家之福。

臣恳请陛下收回部分兵权,以制衡武将势力,稳固朝纲。”

这话一出,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

不少文官纷纷附和,有的说“武将权柄过重易生祸乱”。

有的提“历代皆有削藩抑武之策”,连之前支持陆远的御史大夫,此刻也沉默着捋着胡须,显然默认了李大人的担忧。

新君坐在龙椅上,眼神掠过阶下的陆远,语气带着几分犹豫:“李大人所言,亦有道理。但陆将军刚立大功,此时削权,恐寒了将士之心。”

“陛下,正因为刚立大功,才更该防微杜渐!”李大人抬头,语气急切,“当年马家在北地权势滔天,不也是从军功起家?若等陆将军根基深固,再想制衡,恐为时晚矣!”

这话戳中了新君的顾虑,他登基不久,根基未稳,确实担心武将专权。

陆远上前一步,坦然躬身道:“陛下,臣明白诸位大人的担忧。

臣本就无意掌控过多兵权,北地虎贲军本就该驻守北地,京畿卫亦该归兵部统辖。

臣愿交出两地兵权,只保留黑鳞卫指挥权,继续为陛下探查内外隐患。”

满朝文武皆惊。谁也没想到,陆远竟如此干脆地交出兵权。

要知道,这可是多少武将梦寐以求的权柄。

威远亲王连忙道:“陛下,陆将军忠心可鉴,岂能如此削权?北地蛮族未稳,大楚心有不甘,还需陆将军震慑四方!”

陆远却摆手道:“亲王殿下不必多言。臣交出兵权,并非示弱,而是为了让陛下安心,让朝堂和睦。

何况,黑鳞卫的职责本就是探查隐患,有此权柄,足以应对内外危机。”

新君看着陆远坦荡的眼神,心中愧疚又感激:“陆将军深明大义,朕心甚慰。

既然你意已决,那便依你所言。

北地虎贲军交由副将张达统领,京畿卫归兵部尚书管辖,你仍任黑鳞卫指挥使,加封为‘护国公’,赐国公府一座,以示嘉奖。”

陆远谢恩,心中却清楚。

文官集团的忌惮并未消除,这次交权只是暂时平息风波。

未来要在京城立足,不仅要靠军功,更要学会在文臣与武将的平衡中周旋。

退朝后,威远亲王拉着陆远的手,叹气:“你呀,何必如此退让?那些文官就是欺软怕硬,你若手握兵权,他们怎敢如此放肆?”

“亲王殿下,”陆远苦笑。

“陛下刚登基,朝堂不稳,我若紧握兵权,只会让陛下猜忌,让有心人有机可乘。

如今交出兵权,既能安陛下的心,也能让我更专注于黑鳞卫的事。

毕竟,大齐和蛮族的隐患,还没彻底消除。”

话音刚落,王孟匆匆赶来,脸色凝重:“大人,蛮族传来急报呼延烈的弟弟呼延勇叛乱。

率领三万骑兵围攻狼山,大齐暗中派了五千精锐支援,还提供了粮草和兵器!呼延烈请求我们出兵相助!”

陆远瞳孔骤缩。果然,大齐不甘心失败,竟暗中支持蛮族叛乱,妄图借蛮族之手牵制大燕。

“呼延烈有多少兵力?”

“只有一万余人,且多是新归附的部落,战斗力薄弱,狼山已被围了三日,恐怕撑不了多久。”

王孟递上密报:“呼延烈说,若狼山失守,他的势力将彻底覆灭,蛮族将落入呼延勇和大齐手中,到时候北地又会陷入战乱。”

威远亲王脸色一变:“此事非同小可!若蛮族被大齐掌控,北地边境将永无宁日!必须出兵支援!”

陆远沉吟片刻:“我虽交出了虎贲军兵权,但黑鳞卫还有五千精锐,加上我身边的亲卫和剑奴的先锋营,共约八千兵力,足以驰援蛮族。只是,京城这边……”

“京城有我在,你放心去!”威远亲王拍着胸脯,“我会盯着那些文官,确保陛下不会被谗言蒙蔽。秦姑娘那边,我也会派人多加照看。”

陆远心中一暖,连忙道:“多谢亲王殿下。我这就去见陛下,请旨驰援蛮族。”

新君听闻蛮族叛乱、大齐插手,当即同意陆远出兵,还特意调拨了两千匹战马和十万石粮草,叮嘱道:“陆将军,此行不仅要帮呼延烈平叛,更要震慑大齐,让他们不敢再轻易插手蛮族事务。”

“臣领旨!”

陆远赶回靖安府时,秦清婉已收拾好了他的行装。

她知道陆远要去蛮族,没有劝阻,只是将一包新配制的伤药递给他:“蛮族气候寒冷,这是驱寒的药膏,你每日涂抹在关节处,可预防冻伤。还有这解毒丹,大齐的人可能会用毒,你务必带在身上。”

“清婉,”陆远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不舍,“京城不比北地安全,那些文官对我心存忌惮,说不定会迁怒于你。

你待在国公府,不要轻易外出,有威远亲王的人保护,定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