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2章(2 / 2)

而魏南倒是出乎意料的没回家过年,他这个年是在姜宅和姜子延他们一起过的。

用他的话来说,他就是一根四处飘零的无根腐木,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

姜子延却觉得这个人没说实话。不过他也不介意家里多他这口饭吃,就把他留下了。

这是姜子延难道这个陌生的朝代过的第二个年。和去年紧巴巴的日子不同,今年他赚很多钱,家里每人都能做一身新衣裳,穿时下流行的缎子。

林昭也从书院回到了家里,一家人整整齐齐的过了个年。

韩毓秀之前给每个人都做了件冬衣,其他人的都挺合身,林昭因为没有量他的身材尺寸,约莫着做的,穿起来有些不大合身。

赶在新年的前一天,韩毓秀又给他改了改,刚好穿上过年。

年后大家开始走亲戚,姜子延家里的亲人在京城就不说了,林昭和林星也没什么亲人来往。只剩韩毓秀和岑夫子,他们两人认识的人倒是多,可看谁都没有要去出门走亲戚的样子。

韩毓秀跟前夫断了关系之后,发誓不在与他们往来,连儿子现在都已经改姓岑了。而岑夫子呢,他身边的亲人算起来只有韩毓秀母子俩,可他的门生却有很多。只是他都懒得见罢了,而他的那些门生也都不知道他现在在哪。

这个年过的比去年要热闹很多,去年家里只有林昭、林星和他三个人。今年却多了很多人。

不只是魏南,家中还多了冯轲以及长临长画,再加上韩毓秀一家,由原先的三人到现在的六七人,宅子里充满了烟火气儿。

这个年一过,每个人都虚长了一岁。翻过这个年头,姜子延就十八了,而林昭也十六了,林星则是七岁。

虽然都还是虚岁,但这个朝代几乎都这么算年龄。姜子延的生日是在九月,等过了九月的生日,他才算是真正满十八岁。

按理说,在大魏朝男子年满十八岁就要举行冠礼了。穷苦百姓的孩子自然是没有举行冠礼这种仪式,也许就是给孩子做碗面,多放个鸡蛋。

但按照原主姜瑜的身世来说,若是他还在候府,那他这个冠礼肯定是要办的,而且应该还会很隆重。

可惜姜子延不是原主,他也没有回到京城的侯府。

又是一个年,有人举家庆贺,欢度新年,有人黯然消沉,悲伤难掩。

姜远之前得了消息来了西南,他顺着那个线索找了十多天,附近的人他都问过了,可依旧问不出来什么真正有用的线索。

可他又不甘心就这么回去,便穿过林子往山上走了走。

他这一走还是有点效果的,因为他无意间听说过了那片林子便到了凛州的地界。

凛州和这里隔的不远,但是因为隔了一片林子,林中茂密,若是有人追赶,怕是不容易追得上。

姜远心里总是抱着一丝侥幸,他没找到儿子的尸体,说不定儿子福大命大,穿过这片林子到了凛州呢?

当晚他问了周围山里住着的人,有一个老人说是见过他描述的姜瑜的模样,这令他惊喜不已。

这个老人曾经收留过姜瑜一晚,要不然凭着姜瑜受过伤又虚弱的身体,不可能一直走那么远到了凛州的地界还被林昭捡回了家。

现在他有了明确的目标,他应该去凛州找找。

可如今,眼下已经临近年关,他之前还是跟上司请了假出来的。过年宫里肯定要设宴款待大臣,他这个职位虽然不太高,但好歹也是在边疆打了几年仗的人,肯定是要进宫赴宴的,不然一个不小心就容易被人说成清高自傲,不把皇上放在眼里。

这话他自然是不在意的,可架不住万一传到皇上耳朵里,那他整个家族都得遭罪。

姜远无法,只好先行回了京城。

他打算到了京城后问问谁家有相熟的人在凛州做官,让人家帮忙先打听一下姜瑜的下落。

姜远赶在除夕前一天回了侯府,他一回来就被老侯爷叫去了。

老侯爷年纪大了,心思也开始糊涂起来。竟然因为前段时间姜远私自跑去西南的事训斥了他一顿。

老侯爷砸碎了两个杯子,怒道:“你这个不孝子,从前我还当你是个好的,现在你可倒好,是连家门都不愿意进了吗?你们骁骑营年前七天就放假了,你拖到现在才回来,如果不是明天要穿品级大服,你是不是还不回来呢!”

老侯爷平生最重视的就是他的威严,那是决不允许任何人挑衅的,尤其是他的儿子。

上次姜远惹恼了他,可是事后并没有回来向他赔不是。他从西南回来了之后就直接去了骁骑营,一直呆到除夕前一天才回侯府。

这让老侯爷心头的旧气一下子全涌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