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5章 惜春(1 / 2)

林隽响亮的口号一喊出来,褚指挥就捧场拍手:“说得对!各位老伙计,你们也看到了味精的火爆程度,单靠我们武清卫肯定供应不上,咱们就是要协同合作!共同富裕!”

褚指挥早先得知开办分坊时心里有些不乐意,他虽没做过生意,但用脚趾想就知道一家独大的好处,分坊建起来不就分薄了自己的利润?

幸而褚指挥不是个爱将不满憋在心里钻牛角尖的,当时就将自己的担忧说与林隽。而经过林隽与他讲清其中利害关系后,褚指挥也认同了屯田司的规划。

就像元卓说的,海外市场那么广阔,他们实在不必局限于中原内耗,就应该去收割别人家的财富嘛。

听说海外有钱人不少呢。

且日后他们武清卫才是总坊,即便再建多少分坊都不能越过他们去。他根本不用担心分坊建立后武清卫的地位下降,相反,总坊对分坊有领导指挥的作用,褚指挥心里美滋滋,以后他们管理的武清卫才是工坊中的老大哥呀。

褚指挥心里乐开了花,感叹人生境遇就是这么奇妙,永远不知道哪天就给你砸下一个大惊喜出来。

有味精工坊在前面吊着,再加上亲眼看到武清卫过的好日子,各卫所指挥使都没有拒绝在本所种植玉米红薯的提议。何指挥心细,做事周全,喜欢将方方面面都确认到位才会安心,问:“元卓啊,我们将东西种出来后,收购方面又是个什么章程?我听说你们从闽省运来的红薯价格可低。”

闽省来的指挥使代表点头:“几十文一石委实太低。”就算红薯高产,一亩地能产出十石十几石,连一两银子都卖不上,军户们辛辛苦苦几个月,管什么用?

闽省指挥使看得分明,武清卫上下能发到银子还是因为有工坊挣钱的缘故。他们单靠为工坊提供红薯只能说略有改善,要想达到武清卫整体的富裕水平,难。

此言一出,指挥使们原本有些火热的心犹如被浇了瓢冷水,老何说得对啊,别到时候他们转为他人做嫁衣赏,还有什么意思?

可见聪明人处处皆有。

这题林隽早就与文烁探讨过。

他扫视一眼,拢袖道:“何叔这是个好问题,相信大家都知道,光靠种地很难赚到大钱,这就是我们屯田司为何千里迢迢将大家请来开会的缘故。诸位,屯田改制的目的只有一个——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卫所经济!”

特色……经济?

何指挥来了兴趣:“元卓,你给大伙儿讲讲,这是什么意思?”

他细细道来:“屯田司提议种玉米红薯既是给大家打基础、保底,让大家熟悉市场规律,之后诸位便可以立足于本地特有的物产开发特色产业。譬如川省,那边的腊肠香味醇厚、老少咸宜,能不能往外售卖?能!还有金华的火腿、酒……黔省、大同容易种辣椒;琼州适合种橡胶树,那可是我们往后最离不开的一样东西。”

听说黔省男女老少配制调料可有一手呢,便是卖复合调料都能给洋人们开开眼了。林隽悉悉索索的与黔省指挥使做计划,调料、卤料包多挣钱?

黔省指挥使听得频频点头,感动道:“元卓,一会儿散了咱们叔侄俩一定去喝一杯,叔脑子笨,你再给叔仔细说说。”

何指挥轻嗤,再没有比黔省指挥使最奸猾的人了。

林隽继续道:“如此种种,咱们大文地大物博,十里不同俗,好东西数不胜数,只要诸位将好产品做出来,诸位,咱们开往海外的船队可不止能装粉条味精。”

“至于前期,咱们总坊会在核实后为收入不足的军户发放一定补贴,但是丑话说在前头,补贴可不是经年累月的拿,若是卫所实在不适合走这条路……到时朝廷自有裁夺。”至于怎么裁夺,那就是以后的事了。

林隽话落,众人或沉思或皱眉,照这么说这个卫所指挥使的位置可不似往常那般容易做了。

往日只要练练兵屯屯田就可以,他们舒舒服服的下令,自有…

何指挥却没管这些,他眼睛一亮:意思是他们日后也能自己作主,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了?

按照林隽设想,这确乎是一条可以想见的坦途哇。

何指挥努力让自己冷静,迟疑道:“元卓,这样的话咱们卫所岂不与庄子一样了?这与咱们卫所的本职不符啊。”陛下会同意么?

“何叔,卫所养兵育兵的职能经过这么多年早已名存实亡,陛下当机立断决定改制,便是为了改变卫所成为‘鸡肋’。”林隽不客气的说,他故作打趣道:“何叔,你可不要将卫所当成某一家的庄子经营呐。军户们职位世袭的规矩会变,咱们多劳多得,多做贡献多升迁。好比武清卫的沈大栓,因为工作干得好,现在已经被提拔成粉条工坊的主事了哩。”

他丢下一个大雷,仿佛没看到指挥使们面上的凝重之色:军户们升迁,哪里有位置给他们升?难道自己屁股下的……

见他们吃好了,林隽领着一行人去参观卫所的猪舍、公学、蔬果园。他边走边说道:“卫所向持有产业的工坊转变也是担负起一定的责任的,好比随着武清卫繁荣而出现的武清集,以及在卫所外面新开的小吃店布店——林林总总,多一个做活的地方村民就多一份收入,武清卫富是要带动周边百姓富裕的。

军户们手里有钱后自然而然的愿意消费,好比韩氏,一拿到工钱就急匆匆的同杨氏一起为自家孩子裁布做衣,敏锐的小商小贩自然嗅到了新兴市场的气息,到卫所周边做生意也不足为奇了。

“咱们与有钱人家的庄子本质不同,庄子只为供养一家,咱们却是要作为一个经济中心培养的。”

何指挥笑道:“元卓,我知道你的意思了,叔一定配合。”

其余人也默默点头,不配合怎么办?他们又不想和皇帝掰腕子。

到得下午,前来参加订购会的商户们都签了订单满意离去,心急吴二的傍晚就已经带人过来押货了。

一袋袋包装严实的味精被运送出来,吴二不住叮嘱工人小心些,这可是宝贝,洒一点他都要心疼的。

指挥使们眼巴巴的站在旁边围观工坊出货的火热场面,心里自有一番计划,粉条且不说,种玉米是一定不愁卖的,种得好了说不得还能办个味精分坊哩。

与指挥使们将事情谈妥,卫所改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总算迈出去,往后只要按照计划来即可。

送走指挥使们,林隽向文烁报告完事情进展,末了道:“托吴氏商队找回来的橡胶苗适合在琼州种植,我们预备将树苗运到清澜卫、南山卫托他们试种,陛下,您不反对罢?”

文烁笑道:“你安排就成。”

他翻着报告,看到林隽建议黔省推广辣椒,“说起辣椒,元卓啊,你空了看看父皇去。”

“上皇怎的了?”

文烁没好气的点了点:“都是你们弄出来的辣椒酱惹的祸,父皇嗜辣,不顾太医叮嘱,放着正餐不吃,每日里悄悄指使一小太监给他弄些烧烤小吃填肚子。”

文烁神色微妙:“现在弄得身体不舒服。”上火不说,如厕上也有些妨碍。

武清卫在球场那边摆摊后,上皇凑热闹这个尝点那个尝点突然就爱上辣椒的味道,不管吃什么都爱加点。

太医虽说辣椒有些下气消食的功效但吃多了容易生口疮,文烁明令皇庄上下少给上皇提供辣味食物,偏有一个戴姓太监为了媚上偷偷摸摸的搞事情,文烁好一顿发火,将人撵了之后上皇又与他怄气起来。

“你劝劝父皇罢。”文烁觉得老父亲越来越小孩子性格了,碰到可心的东西吃个够才好,一点也不知道节制。但凡他多说两句父皇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他反而更愿意听林隽的劝。

林隽:“……”懂了,老皇帝吃辣吃出便秘了呗。

下班后他溜溜达达来到皇庄,远远的就见太上皇正领着黄内相在园里打理花木。

见到林隽进来,老皇帝笑呵呵的说:“元卓来了。”他擦了擦手,哼道:“烁儿叫你来的?我吃点好吃的怎么了,偏他要啰嗦。”

林隽笑眯眯的上去扶他:“陛下关心您呢。”

太上皇叹气:“我这个年纪了,这也不让那也不让,有什么意思?”

今年足球联赛在金陵举办,球场那边都是球队做训练,没啥看头。上皇又不能出京,少了乐子便觉得无聊起来。

林隽见他精气神不好,笑道:“过几日我再给您弄个羽毛球过来,好玩还锻炼身体。”现在橡胶缺口不大,羽毛球还是能做的。

“那敢情好,你想出来的东西才好玩呢。”老皇帝将林隽当作自家子侄看待,可惜林隽忙着差事不能时时陪着他。

上皇心下一叹,这也是好事,没见文烁有元卓帮忙轻松多了?

有林隽陪着聊了会儿天,上皇心情大好,吩咐黄内相:“今儿高兴,合该片些羊肉来热热闹闹的烤着吃的。”烤羊肉串,加辣。

黄内相眼角一抽,上皇又想吃辣串了,有戴权的前车之鉴,他哪里敢给哦,遂为难的看向林隽。

老皇帝这是见缝插针的想吃辣啊。

“我这几日尽陪着指挥使们大鱼大肉,实在腻口,圣人,咱们今晚吃些清淡的罢?”林隽安排道:“羊肉涮铜锅子也是极鲜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