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画出来后他们向文烁申请到工部的军器局实操,且这边有做鸟铳的工匠,有他们帮忙,很快第一代燧发/枪便制造出来。
鸟铳需要靠燃烧的火绳来点燃火/药,效率低下不说还囿于天气,不能在雨天使用。而燧发/枪则在枪身上装置击锤,击锤的钳口安放燧石,通过撞击火镰产生火花引燃火药,不再受天气困扰,可随时随地使用。
新提拔上来的军器局大使爱不释手的握着枪把试瞄准,他们已经试验过了,这种打火点燃的方式能行。
大使赞不绝口:“方便,真是方便。”
这不就是燧石打火?他们之前怎么没想到哩!
大使和鸟铳打了半辈子交道,深知鸟铳的局限之处,而这燧发/枪就不一样了,以后再不用担心点燃火绳时被风雨弄灭啦。
他们军器局被鸟铳的枪管制造占据了全部心神,都在研究怎么搓管身更快速,倒是忽略了对打火部分的改良。没想到林谕德和孔主事两个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也对鸟铳感兴趣,还改造出这么便利的火/枪。
看来读书人的脑子还是灵,这份火/枪的图纸也是画得极标志,大使扫过上面的‘工研所专门用纸’几个字,好奇道:“工研所?怎么有点耳熟……”
林隽笑眯眯的说:“大使觉得耳熟,想是之前在报纸上见过我们工研所与孙氏足球工坊合力研发新式足球的消息。”
大使随口哦了一声,他现在满脑子向皇帝汇报新式火器哩。
很快文烁便收到了消息,兴致勃勃的拉着易长青前来验看。
大使不想陛下亲临,抖着手预备亲自为文烁演示,他在林隽指点下用浸蘸油脂的麻布包裹弹丸,很快便将其装填进膛口,确认周边安全后对准前方的靶子扣动扳机——
只见燧石撞击在火镰上发出火花,砰的一声远处的靶子中间便出现一个焦黑冒着烟气的孔洞。
易修武迟疑道:“怎么看着射程比之前远不少?”
林隽与他解释了浸油麻布包裹弹丸装填的好处:“既能快速装填弹丸又能密闭枪/管,如此精度、射程便都提高了。”
易修武啧啧称奇,兴奋的接过枪自己从头试验了一遍。
他准头更高,适逢上空飞过一只麻雀,他砰的开/枪,麻雀应声而落。
“表哥,隽弟他们弄的这个好!给我们拱卫司也装备上嘛。”他双眼亮晶晶的看向文烁。
文烁虽不大懂火器的原理,但好坏还是能看出来的,他也振奋至极:“元卓,观朴,还有军器局都做得好!有赏!”这是他最近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因为武器的私密性这个赏无非是金银器皿之类,但工研所的成绩他记在心里的。
武器改进了,倭贼的仇也要报,他咬牙道:“军器局再校再验,确保其安全性、稳定性后便可全力投产,为日后荡除倭寇做准备!”
军器局大使肃然领命。
林隽交了燧发/枪也算了了一宗事,刚好假还没休,他一连两天没去官署,颇有些懒散的在家里晃荡。
这一晃就发现惊喜了。
这天难得的出了大太阳,安叔将林沛养的几盆茶花都搬出来晾晾,林隽就见黛玉手上拿着个凸透镜对着花茎看来看去,还时不时的在本子上记着什么。
林隽悄摸探头一看,就见上面描了一朵茶花,旁边批注:宝珠茶,冬月始开花,苞片有绢毛,花瓣无毛……
林隽瞪大眼:这不就是生物观察日记么?
厉害了我的黛玉妹妹。
黛玉举着放大镜看到枝干时‘咦’了声,发现上面寄居着几个圆形虫子,从放大镜里能清晰看见虫身均匀生长着白色毛刺,她用一个镊子夹起虫子,惊奇:“这上面还留存了粉状东西。”
林隽凑过去看了看:“似乎是介壳虫,那是它分泌的东西。”
“介壳虫?”黛玉睁大求知的双眼看向林隽。
林隽萌得不行,一一讲道起来。
待她细心的在本子上做完笔记,林隽好奇问道:“你手上的放大镜是哪里来的?”
黛玉美滋滋的说:“我托嫂子找的,那位磨镜子的孙师傅特别厉害,磨出来的放大镜纤毫毕现呢。”她在林隽的引导下入门了物理知识,又通过制作万花筒对镜子与光的反应产生了好奇,贺秋见她喜欢玻璃镜,特意去都中一位姓孙的师傅手中搜罗来不少镜子。
放大镜便是其中之一。
自从得到这个东西,黛玉恨不得拿它将一草一木都看一遍:“哥哥你看,花花草草放大后能看到上面的脉络纹理呢。我们只道花纹好看,却不知它背后是这么多细细的脉络汇聚而成。”
林隽见她痴迷的拿着放大镜研究,俨然一副小科学家的模样,心里一动,对黛玉道:“等着,我给你做个好东西。”
黛玉见他似乎想到什么转眼便风风火火的跑到工作间去了,小大人般叹了口气,继续自己的观察万物之旅。
林隽雄心勃勃准备为黛玉弄一台显微镜出来。
那可是比放大镜更能观察微小动植物的神器啊。
他心中激动难言:弄出这个仪器,以黛玉的好奇心,岂不是要真正走向科学家之路?
想想看,日后黛玉发现细菌、细胞——将人类带入原子时代、留名青史,走上人生巅峰,那得是多么震撼的场景啊。
这显微镜他林元卓今日必须要做出来!
要做显微镜便需要透镜,他找贺秋要到孙师傅的地址,匆匆跑去提要求:“镜片的放大效果要比之前的放大镜超过百倍甚至更多!”
孙师傅拧眉瞪他:小子,砸场子的?
林隽砰的在桌子上砸下一个金灿灿的金锭,豪气道:“这是定金,尽管做。”
孙师傅微笑:“老夫的手艺,公子放一百二十个心,五日后来取罢。”
透镜交给孙师傅,林隽开始画光路图,这也是制作显微镜的难点所在,索性他上辈子学过的知识还没忘。
图纸刚出,孙师傅那边的透镜也做好了,他得意道:“公子且看,蚊虻之属,有同鹳鹤,蚊虻翼边之彩,历历可观,不知可否符合您的要求?”
林隽竖大拇指:“孙师傅工艺细致,小子佩服。”
他小心的捧着花重金定做的透镜,一头扎进工作间开始物镜的制作。
物镜便是由若干个透镜组成的显微镜的重要元件,细小的物质能成倍放大全靠物镜的巨大作用。对合轴、齐焦都有超高要求。
半月后,就在黛玉快要忘记这事时,林隽将她叫到工作间,豪气万丈:“看,这就是大哥此前说要给你做的好东西。”
黛玉定眼一看,台上是一台灯柱状机器,她疑惑的看向林隽。
林隽将她领到显微镜前,现场切了一片橘子皮放在一条玻片上,将玻片标本放到物镜下,随后指导黛玉:“眼睛对准这里的目镜,你看。”
黛玉玩过万花筒,对目镜不陌生,她好奇的透过目镜往里看:只见玻片上的黄色橘子皮不知被放大了多少倍,上面的黑点、油脂清晰可见。
她天性聪明,很快便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惊叹道:“这比放大镜看得更清楚了,这是什么原理?”
林隽知道她一向好学,干脆拿来此前画的光路图为她细细讲解。“从今往后你想要观察任何东西,只要制作好标本就可以通过显微镜仔细研究了。”
黛玉双眼亮晶晶:“这么神奇的东西真给我了?”
林隽失笑:“本来就是给你做的,不给你给谁?”
他打趣道:“是单给你一个人的哦。”
黛玉压根没发现他暗戳戳的调侃,忍不住蹦跶两下,脆生生道:“多谢大哥!”
说罢迫不及待的去外面选取标本了。
林隽拢袖看着她活泼的背影,满足点头。末了仿佛一个严酷的教导主任,布置道:“你此前写的笔记很好,往后也要记录好发现的东西哦。”
可以是可以——
黛玉正要‘叛逆’的反问一句为什么,就听林隽畅想:“若是发现什么新物质,对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可是巨大的启迪呢,譬如说疾病方面,大夫常说‘病气’,咱们肉眼却无法观测,只道是一种不好的东西。不知显微镜下能不能看到这‘病气’具体是怎样一种存在呢?”
他笑意盈盈的看向黛玉:“妹妹也很好奇吧?若是咱们确切的明了‘病气’是何物质,不就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了?”
黛玉听了这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她聪明无匹,举一反三道:“如若明白病气为何,那是否也能弄懂药材治病的原理?”那就能辅助大夫医治更多人了呀。
“对咯!”林隽拍拍她的脑袋:“咱们黛玉一点就透,去吧,去探究这万事万物的规律吧!”
黛玉心潮澎湃,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她郑重道:“哥哥的意思我知道了,我一定会详细记录每一个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