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捌:七瑶泠音名动洛阳(一)
比试当日,我看到了洛阳万人空巷,极其壮观。这情形,恐怕比洛阳纸贵还要疯狂。不用说,洛阳的人都是为了一睹现下洛阳名人嵇叔夜的绰然风姿和一听他堪比仙乐的琴音。
此番比试地点定在张琴师的琴馆——松间馆,馆外苍松密林,松针如绿雪铺满一地,琴馆隐没在树间,隐约露出檐上一角。
这样一个幽静之处,无论白昼还是夜里,都很适合鸣弦。
到了馆内,几个魏朝官员坐于上方观看席,门右边琴榻后张琴师,以及他的若干弟子。门左边空着,那自然是叔夜的位置了。
今日嵇喜、子期还有我跟着叔夜一块来观看比试,叔夜仍旧淡漠的走着,坐下,看着对面的张琴师。
上方的大官们看到叔夜,露出一脸“久闻不如见面”的神色,不停点头赞好。张琴师的弟子则个个喜悦之情露于言表,在自家先生旁窃窃私语,看张琴师那张脸臭得,不用听也知道弟子对叔夜的赞美之语。
除了馆里坐着的主要人物,门外设置几排席位,于洛阳的名望公子和其他的琴师们观赏。其余的平凡人,只能被拦在门外,听听声音而已。
“既然嵇公子如约赴此,那么比试就开始吧!”张琴师端坐在琴榻旁,听着全是赞扬叔夜的话,心里已经升腾起阵阵怒火。叔夜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一个蓝衣的大人走下来,向门外的听众们介绍张琴师和叔夜,然后宣布了比试规则。“此番比试,只比琴艺的高超和琴乐的绝妙。张琴师和嵇公子各弹三曲,可随意选择。每弹一曲由在座的各位评定优胜,三局两胜。可有异议?”
大官说话自然没人敢有异议,两人净手后,比试开始。
叔夜礼让张琴师先鼓琴,美其名曰尊重琴师之名。
张琴师高傲的头一擡,用下巴看人,接受了如此礼遇。他端坐着,凝神静气冥思了一盏茶的时间,才手扶琴弦,起势弹奏。
古朴苍劲,深沉而含蓄的琴音,自琴中响彻开来。低沉音调的凄凉抑郁,继而又商羽宫角调式交替抚琴,变化成慷慨激昂的音调,使听者感到悲愁交加,个中滋味层层曲折又交缠繁乱。鼓琴时,张琴师长指在七弦上或挑或踢,左手指势若兰优美文雅,整曲无时无刻不在展示他高超的指法。
被谗害而郁郁不得志的屈原,斥责楚王听信奸臣谗言的屈原,集芷草秋兰于己身、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的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最后却投身汨罗河葬身茫茫江水之中的屈原,《离骚》的辞已不能形容你,其曲亦不能完全体现你,只有那些不被文字不被声乐所具体所束缚的历史,才是真正的你,真正有着高尚情操的你。
“始则抑郁,继则豪爽”是此曲的情操和格调,然而琴声的凄苦便是鼓琴人内心的凄苦,张琴师一直沉溺于自身所表现的悲伤愤懑之中,全然没有屈原那种豪放自若,不为天地所累之慨,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情感。
他没有体会到至高一层的意境,不得不说,这首《离骚》赢在起始,却败在曲末。
一曲完毕,张琴师又恢复冥想状态,让一干听者无限忧郁在琴音的悲愁交加之中。又是一盏茶的时间,他才睁开眼睛,眼里已没有了方才弹琴时的悲愤之情。
能有如此境界,将琴曲背景之意融入自己之情,后将情融入琴声之中让听者能够明白其中的情感,不愧有张琴师的尊称,实力可见不俗。
他一擡手,让叔夜弹琴。叔夜也不似张琴师那般需要冥想,擡手便弹。
叔夜弹的是《华胥引》,依《列子》而作,传黄帝忧国家不治,一日梦游华胥之国,发现该国一切顺乎自然国治民安,黄帝以此来管理其国家,后二十八年天下大治。
此曲分为三段,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