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夜的房间不算很大,一张竹床一个柜子,外加一个躺椅。其余全是书,有的排在书架上,有的躺在地上,还有的干脆摆在了床上。看得我嘴巴张得老大,圆得估计能塞下一个鸡蛋,真是叹为观止。
随手一抽,《黄帝内经》,再一抽《伤害杂病论》。跑到书架前仔细看,各朝史书四书五经、孙子兵法道德经、琴学乐学风水学,各行各业无不涉及。
嗯,博览群书的人果然很恐怖。这是我唯一的想法。
拿了两本基础医书我自到屋檐下坐着看,叔夜也在看书,不过是在他房里。
古时文字我看得并不辛苦,只是没有医理基础,遇到生涩的不免自行脑补,脑补不出来只得哒哒哒跑去找叔夜让他解释,看书三番四次被我打扰的叔夜倒是没生气,很有耐心解释我的各种怪异和不切实际的问题。
医书的好处在于图文并茂,坏处则是我看懂字却看不懂图,正确来说,看了图我也不能和实际相联系。
譬如某个中草药,图上画了丛草,根茎叶花一一画出,再至另一个草本中药,也是根茎叶花尽数描出。一两个容易记,待到草本中药看多了,我自然晕了,因为着实记不下来,又没有实物可以参考对照。最后我只好强硬背下,每日三个,之后若有时间再到山里去摘了辨认。
到了晚上,吃过晚饭,竹林里已是万籁俱静,坐在竹下,静静思考,感受微凉气息,心里某一处没解开的结,便在这万籁自然中,迎刃而解。
弹琴也是如此,让自身融入万物中,合于天地,琴之韵即是我之心,琴之切便是我之意,以琴之音抒发我之情,是一件妙事。
若遇上雨夜,听着雨声敲击中空的竹子,如玉碎池萍,环佩作响,看雨幕遮住天地,沉入梦中。
偶尔,半梦半醒之间,听得琴轸因气温变化而变得松弛后,自行扭转发出嗒嗒桐木摩擦之声,在夜半静谧之中如此清晰,我立刻醒来,看是否会有竹枝仙人穿过我的窗户来到琴旁,替我调试琴音,或许会为我奏上一曲无音天籁。
这个,当然是没有的事,之后我会笑自己异想天开,笑笑睡去。
每日皆是这样的日子,过着过着也没有了富贵和贫困之别,只是有时候人都会想一些更有乐趣的事情,例如我,来打发日复一日的不变。
终于,一个男子的到来,不,应该说,一个男子的归来,让我平静无波的生活里有了不少变化。
首先,我得介绍一下这个男子,他正始二年得遇山涛,自正始四年结识叔夜,便迁入竹林做了叔夜的邻居。三个月前赴洛阳会友人山涛,近日归来。
初见他,七尺一寸左右身高,一身黛色长衫,发用幅巾随意扎着,一张不如女子秀美,却比男子秀气的脸,素净清爽。疑问时眉毛总会向上一挑,斜飞向鬓间,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如果说叔夜是一径直竹,那么他便是一簇淡菊,坚韧而淡泊,内里温和而又体贴。自然,这些都是之后对他的了解以及明了他的为人后对他的评价。
他,就是河内向秀,字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