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章 静默之壤(1 / 2)

雨水洗刷后的城市,空气清冽得有些刺鼻,却也掩不住角落里陈年污垢散发的淡淡霉味。童童站在“静默疗愈所”的玻璃门前,看着水珠在光洁的玻璃上蜿蜒滑落,映出街道对面咖啡馆里模糊的人影。她的左手小臂内侧,那片神经性皮炎经过一夜的冷敷和刻意的“信息隔离”,灼痛感已退潮成隐约的麻痒,像皮肤下埋着未熄灭的余烬。

疗愈所内弥漫着湿润的泥土和亚麻纤维混合的气息,一种原始而安定的味道。晨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打磨光滑的原木地板上投下几何形的光斑。角落里,几件未完成的黏土作品蒙着湿布,像沉睡的胚胎。这里没有背景音乐,没有电子屏幕的蓝光,只有偶尔从窗外传来的、被玻璃过滤后的模糊市声。绝对的静默是奢侈的,童童追求的是一种**有意识的沉默**——隔绝外界的喧嚣,让内在的情绪得以沉降、凝聚,最终通过指尖与最原始的材料对话。

她走到一个工作台前,上面摊开着一块未漂白的粗亚麻布,纹理粗糙而温暖。旁边散落着不同颜色的天然植物染料罐——茜草根的红,靛蓝的深,姜黄的暖。一个穿着灰色毛衣的年轻女人正坐在那里,手指有些神经质地捻着布料的边缘。她是林薇,三天前第一次来时,眼神像受惊的鹿,说话时语速快而破碎,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身后追赶。童童没有问她经历了什么,只是引导她触摸亚麻布的质感,感受染料的温度。此刻,林薇的手指正蘸着深茜草染液,在布上无意识地涂抹,不是图案,而是一片混沌的、浓重的红褐色块。

“它像……凝固的血痂。”林薇忽然轻声说,声音在寂静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丝颤抖的释然。她没有抬头,只是手指在布上那片红色里更深地按压、摩擦,仿佛要把某种黏稠的东西揉进纤维深处。

童童点点头,没有评论,只是递给她一小块湿润的白色黏土。“试试这个,和它对话。”林薇迟疑了一下,接过黏土,冰凉柔韧的触感让她紧绷的肩膀微微松垮。她开始笨拙地揉捏,把那团白色揉进布上的红痕里,又抠出一点红染液抹在黏土上,最终捏成了一个扭曲的、带着暗红印记的、难以名状的形状。她把它放在那片红褐色的布中央,长长地、无声地吁了一口气。童童左臂的麻痒似乎也随着她的吐息平复了一瞬。**不是治愈,是容纳。**让那些无法言说的东西,找到一种沉默的、物质化的出口。

门铃就在这时响了。不是疗愈所常见的轻音乐门铃,而是清脆、连续、带着某种不容忽视的穿透力的“叮咚”声,突兀地撕裂了室内的宁静。林薇像受惊般猛地一颤,手中捏了一半的黏土团掉落在布上。

童童皱了皱眉,走向门口。透过玻璃,她看到一个穿着剪裁极其合体的深灰色羊绒大衣、头发打理得一丝不苟的男人。他约莫四十岁上下,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经过精密计算的和煦笑容,手里拎着一个光亮的黑色皮革公文包。他身后停着一辆线条流畅、漆面能映出云影的黑色豪华轿车,与这条略显陈旧的老街格格不入。

“您好,请问是童童女士吗?”门一开,男人立刻递上一张质感极佳的名片,笑容加深,露出洁白的牙齿。“鄙人周锐,‘新视野资本’投资总监。久仰您和您的‘静默疗愈所’理念,真是令人耳目一新,深表钦佩!”

他的声音洪亮、自信,带着一种惯于掌控场面的穿透力,瞬间填满了疗愈所的前厅。林薇不安地缩了缩肩膀,下意识地将那块染着红痕的布和黏土往自己身边拢了拢。童童感觉左臂的麻痒感又回来了,像细小的蚂蚁在皮肤下爬行。她接过名片,上面烫金的公司logo和头衔在晨光下有些刺眼。

“周总监,您好。我们这里正在工作时段,不方便接待访客。”童童的声音平静,带着不容置疑的疏离。

“理解,理解!”周锐笑容不变,脚步却自然地向前挪了半步,目光锐利地扫过疗愈所的内部环境,从原木家具到角落的黏土,再到林薇面前那块染着不祥红色的布和她手中扭曲的黏土团。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评估,像在打量一件商品的潜力。“童女士,我就开门见山了。我们‘新视野’非常看好您独创的这种‘非语言情绪表达疗愈模式’。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人人渴望心灵宁静的时代,您的理念简直是稀缺的蓝海资源!”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纤薄的平板电脑,手指轻点,调出一份图文并茂的精美ppt。“请看,我们对‘静默疗愈’的市场前景做了详尽的调研和分析。”屏幕上跳出各种炫目的图表、用户画像、市场规模预测数字。“基于您的核心Ip,我们计划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心之静域’。初期在核心cbd设立五家旗舰体验中心,采用统一的、更具现代感和‘疗愈美学’的空间设计。我们会引入先进的生物传感设备,在用户进行黏土或织物创作时,非接触式采集其心率、皮电等生理指标,通过AI算法实时分析情绪状态,生成可视化报告,提升疗愈的‘科技感’和‘数据支撑’……”

童童看着他屏幕上那些冷冰冰的线条图、跳动的数据、以及渲染得如同高档SpA会所的效果图——光洁的大理石地面、悬浮的发光艺术装置、穿着统一制服的工作人员引导客户佩戴传感器进行“静默创作”……她的胃里一阵翻腾。左臂的皮炎区域开始发烫。这哪里是疗愈?这是把人的痛苦和沉默,变成可量化、可包装、可展示的消费项目!

周锐完全没有察觉她的异样,或者说,他沉浸在自己描绘的商业蓝图中:“线上部分我们会同步发力!开发‘静默之心’App,提供线上黏土\/织物创作指导课程、冥想引导、用户作品社区分享——当然,会严格分级隐私设置。结合KoL推广和精准投放,快速占领目标用户心智!商业模式非常清晰:高端旗舰店会员费、线上课程订阅、联名黏土\/织物材料包、数据分析报告增值服务,未来甚至可以拓展到企业EAp(员工援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