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羽眼中一亮,当即点头:“二哥说得是!我昨日看《凝气基础与五行简答》,里面提过‘引灵术’可引灵脉水汽灌溉,‘凝露术’能补灵植缺水之需,正好去灵圃试试。”
次日辰时,二人换了身素色布袍,提着装有术法辅助器物的竹篮,往王府灵圃去。灵圃在王府东侧,占地十余亩,种着灵稻、灵桑、灵茶等作物,边缘还开辟了一小块药田,由一位姓周的老园丁打理。此时晨光刚洒在田垄上,灵稻叶片上挂着露珠,却透着几分蔫意——近几日少雨,灵稻根系吸不到足够的灵脉水,叶片边缘已微微发卷。
“周老丈,这灵稻是缺水了?”陆明羽上前问道。老园丁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可不是嘛!灵脉水在地下三尺,寻常水车引不上来,只能靠修士用术法引,可府里的修士都忙着护院,哪有空来管这些庄稼。再这么旱下去,灵稻的收成怕是要减两成。”
陆曦闻言,便对陆明羽道:“咱们试试‘引灵术’。你记得引灵术的印诀吗?双手结‘坎水印’,指尖对准灵脉方向,凝神引气,别贪多,先引三寸深的水汽即可。”
陆明羽点头,走到田垄边,双手交叠结成坎水印,指尖泛出淡淡的蓝芒。他闭上眼,将心神沉入地底——昨日在静室中感悟的“气随心动”此刻派上了用场,他刻意放缓灵气流转,顺着土壤的缝隙探向灵脉。不多时,指尖的蓝芒渐亮,田垄间的泥土忽然微微湿润,灵稻根系附近的土壤竟慢慢渗出细小的水珠,顺着根系往上爬,原本发卷的叶片渐渐舒展,透出鲜活的绿意。
“成了!”陆明羽睁开眼,难掩欣喜。可刚维持了半盏茶的功夫,他额角便沁出冷汗,指尖的蓝芒也弱了下去——引灵术需持续输出灵气,他练气六层的修为,独自支撑终究吃力。
陆曦见状,上前一步,右手与陆明羽的左手相抵,将自身的灵气缓缓渡过去:“你稳住印诀,我来补灵气。引灵术讲究‘借力不费力’,咱们二人灵气相契,正好能减少损耗。”
两股灵气在印诀处交融,蓝芒重新变得明亮,且比之前更稳。这次足足维持了两刻钟,灵稻田的土壤都浸润透了,连田边的灵桑都跟着舒展了枝叶。老园丁凑过来,摸了摸土壤,惊叹道:“二位公子的术法真妙!往常修士引一次灵,得耗半个时辰,还只能浇半亩地,你们俩这么会儿功夫,竟浇透了一亩,还不费劲儿似的。”
陆明羽收了印诀,擦了擦汗:“‘顺气’之法管用。昨日在静室悟到,灵气若强行催动,反倒耗得快;顺着灵脉的流转引气,再与人合力,损耗就少多了。”
二人又去了药田,药田种着“消炎草”和“接骨草”,这类灵草喜湿却怕涝。陆曦蹲下身,指尖结“凝露印”,对准药田上方的空气——只见他指尖泛出细碎的白芒,空气中的水汽渐渐凝结成细小的露珠,均匀地洒在灵草叶片上,既补了水分,又没让土壤积水。
“这‘凝露术’比浇水更巧。”陆明羽看着露珠在叶片上滚动,“灵草叶片嫩,直接浇水容易冲坏,凝露术却能精准补水,还能带着点灵气,灵草长得更壮。”
陆曦点头:“书中说‘五行法术,各有其用’,坎水属润,却需辨作物之性——灵稻需深润,灵草需浅润,若用反了,反倒伤了作物。这就像治国,百姓有不同的需求,不能用一套法子硬套,得按需施为。”
老园丁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公子这话在理!就像天霜国,听说他们的士族用术法强行抽灵脉水灌自己的灵田,结果下游的百姓田都旱死了——术法本是好东西,用偏了,反倒害了人。”
二人在灵圃待了一上午,除了引灵、凝露,还试着用“驱虫术”——指尖结“震雷印”,发出细微的灵气波动,驱散了药田里的“灵蚜虫”。这法术无需强力,只需让灵气波动惊扰虫类,既不伤灵草,又能驱虫,比用草药驱虫更省事,还不会留下药味影响灵草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