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三百四十四章:返回建康城(1 / 1)

天清气朗,沈蘅笙穿着一件蛱蝶花谢单件衫衣,外面穿着一件淡黄色的纱裙披肩,头发随意的轻轻挽起,嘴上抹着一点点的胭脂,眼神清波流转,一转手一投足,皆是水中仙子盘桓。

又何曾将那萧郎前来看,脸颊儿羞红,两鼻孔有气无出,嘴唇轻轻的微颤,双手拉着缰绳,双脚儿踩着马鞍,正是唱的戏词蝶儿仙。

青丝黛发,又将那心中的激情难缠,萧衍牵着沈蘅笙的马绳,华真急急忙忙的上前,将自己的手中的一个绸缎的袋子递给沈蘅笙,沈蘅笙一看,倒是觉得自己曾经可是小看了华真,这华真包袱都是用的这么好的布料。

怕是华真的爹不是商人巨贾,就是某个十分有权势的人,华真察着自己的额头的汗水:“沈姑娘这是给你的,路上慢慢的吃。”

接过华真的双手递来的食物,萧衍便想要拉着沈蘅笙离开,却是没有想到后面很多人叫喊着:“沈姑娘请等一等。”

沈蘅笙转过自己的头,只见书童带着茅山的弟子都前来了:“沈姑娘你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书童的眼眶眼泪徘徊不断,心中更是将悲伤万分,把自己的双手紧紧的来回的摩擦。

书童对自己的帮助与感情沈蘅笙是知道的,当年要不是书童,自己和准儿还不知道能不能够好好的生存下去,沈蘅笙将自己的身上的一个玉佩取下来,递给书童:“你放心,我一有空就会回来的,如果你有事情找我,就拿这个玉佩,到萧公子的府邸找我,可知?”

一阵激动的擡起头,看着沈蘅笙,书童的心中无比的高兴,捏着那玉佩,在自己的袖子上面擦了一下,这才缓缓的放到自己的怀中,藏好之后,沈蘅笙看着书童这细微的动作,脸上闪现一丝真挚而诚恳的笑容。

忽然所有的人都让出了一个道路,陶弘景带着孟笙缓缓的向前,孟笙的眼神竟然不再是以前的那么的涣散,看到萧衍的时候,脸上似乎有了一丝的触动,竟然开口:“哥。”

所有的人都是脸上惊讶的看着孟笙:“怎么回事?”

推了一下萧衍,萧衍这才反应过来,沈蘅笙的脸颊上面已经流淌出了无数的泪水,萧衍一下子走到前面,摸着自己的妹妹的头发,就像是小时候的那样,一幕幕回到了孟笙的脑海之中,所有的一切,忽然之间孟笙捂住自己的脑袋,蹲下来,痛苦的哭泣着。

陶弘景赶紧上前,按住孟笙的后劲的xue道,这才渐渐的让孟笙安静下来,沈蘅笙看着陶弘景,有些紧张孟笙的状况,不知道究竟怎么样了,陶弘景却是脸上一笑:“如今孟姑娘病情已经稳定下来了,几乎也认的清楚人,只是需要一段时间,相信时日不久,便会好的。”

点点头,对于陶弘景的话,沈蘅笙十分的相信,纵身上马,萧衍牵着马的缰绳,最后看了一眼孟笙,心中十分的叹息,走到陶弘景的身边:“还望道长好好的照顾我的妹妹。”

“你的妹妹?”陶弘景还不知道这个孟笙原来是沈蘅笙的妹妹,当初沈蘅笙带着孟笙过来的时候,可是当着我们的命说,这是沈蘅笙自己的妹妹。

“这是我的妹妹。”萧衍坚定的说:“还请道长一定要好好的照顾我的妹妹,千万不要让她再回去了,如果有任何的情况,派人来的萧府的府邸通知我。”从自己的身上取下一个身上的配饰:“有什么事情,就拿着这个找我,府上的人就会知道了。”

将东西收到自己的手中,道长的拍拍萧衍的肩膀:“如果有什么难处,就来找我,萧鸾你要小心。”

“道长此是何意?”萧衍疑惑额看着陶弘景,陶弘景背着手,虽然自己长久的居于茅山之中,但是还是有所听闻,这萧鸾可是隐忍了很久,竟然在当场就将萧昭业给杀了,如今已经当上了皇上,萧鸾很难不动手。

走到一旁,这才缓缓的张开自己的口,陶弘景摸了一下自己的脸上的胡子:“萧鸾是被收养的,自从自己被收养以来,怎么都有一层身份隔在那里,肯定是吃了不少的亏。”

“您的意思是?”萧衍大惊,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还真是没有想到,如果真的是这样,自己虽说是外支的宗亲,但是到底是真正的皇亲国戚,怪不得道长叫自己要好好的注意。

十分的镇定,脸上严肃的看着道长,萧衍抱拳:“还请道长指点。”

摆摆手,陶弘景将萧衍的拳头缓缓的放下,看着远方的山,心中思索着,这个萧鸾心中十分的对萧氏宗亲记恨,如果真的想要萧鸾不起任何杀萧衍的心,就必须让萧鸾知道萧衍是真的臣服于萧鸾。

从自己的衣袖之中掏出一个锦囊递给萧衍,陶弘景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缓缓踱步萧衍的耳朵旁边:“回去再看,做的时候,千万不可以让其他的人知道了,这个消息。”

看到陶弘景如此的严肃的看着自己,萧衍的心中也知道了这个锦囊的重要性,陶弘景缓缓的走到沈蘅笙的身边,沈蘅笙坐在马上,居高临下的看着陶弘景,陶弘景看了一眼沈蘅笙,有些为难,最终还是将自己的袖子之中那个地图递给了沈蘅笙。

沈蘅笙一看,这不是当初自己交给道长的那个藏宝图,道长这是什么意思,陶弘景见到周围的人已经被书童带着散开了,这才缓缓的跟沈蘅笙说道:“你此次回去,定然是想要帮助萧公子,这个东西给你们,对你们的用处,总是要比放在我这里重要。”

一而再再而三的向陶弘景道谢了,萧衍这才牵着缰绳缓缓的在黄昏之中缓缓的离开,沈蘅笙坐在马上,看着远处的夕阳,渐渐的将自己的金色的光辉撒布在赤黄的土地上面,心中不禁十分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