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最大的坊市所在的街道名为夕水街。
因着天子脚下要维护“市容市貌”,所以白日里街上往来的小商小贩并不多,但一间间制式规整的铺子却是门庭若市。
然而,一家名为“黄粮一孟”的铺子却早早关了门,挂出了打烊的牌子。
正如店名所言,这是一家粮店,店主姓孟,主打的特色米粮乃是产自淮南一带的黄金米。
这米成熟后稻壳金黄,故名黄金米,米身修长,蒸个一盏茶的时间便会香飘十里,属上等粳米,在东都十分受欢迎。
可孟易今日却早早关了店,凌冽秋风刮过来,吹得他心里头瓦凉。
他觉得,祖上留下来的老字号,怕是要毁在他手上了。
黄粮一孟之所以能垄断东都的黄金米市场,有赖于他祖祖辈辈在江都郡经营起的关系,比如江都第一大粮商严家。
孟家与严家虽无直接关系,但却与严家派系的一家粮商是世交。前些日子,那粮商告诉他江都粮价飞涨,甚至连黄金米这样的粳米也有人大肆收购,问他要不要掺一笔。
他听着江都的天价粮食,心中贪念与野望丛生。虽说有发天灾财的的嫌疑,但有钱不赚王八蛋,反正灾民有朝廷兜底。
再者说,就算朝廷兜不住,那些贱民早死早超生,何必留在世上受苦。
他赌性发作,将手中所有的存银都送往了江都,后来听闻那些粳米真的都被高价卖出后,他又按捺不住地去借了印子钱,继续往里投,谋求暴利。
可谁知,一个多月前,江都非严家派系的那群粮商突然跟吃了观音果似地,一个个大发慈悲地开始大量卖粮,半分惜售的意思也无了。
江都粮价猝不及防地大跌下来,虽说跌得最狠的是百姓嚼用的糙米,可粳米也没逃过此劫,远远跌破了他当初投入时的买价。
江都严家连同其派系均元气大伤,而他——
一句话,裤子都赔掉了。
如今莫说那利滚利的印子钱还不上,连粮铺进货都成了问题。
孟易双目无神,步伐虚浮。
那些敢发印子钱的富户各有后台,他赖不掉,也不敢赖。
若五日内还不了,铺子定然保不住。
不,不止铺子,他借了那许多,把孟家的宅子抵进去可能也填不满!
孟易越想越绝望,偏偏周围还叽叽喳喳地异常喧闹。
他阴骛擡眸,发觉自己已不知不觉走到了坊市东门。
东门外的布告栏处,不知为何人头攒动。
他心中莫名一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过去瞧,然后——心脏砰砰砰地剧烈跳动起来。
竟然是放银的……
竟然是放银的!
而且居然无需抵押物,日息还只有一厘!
孟易一瞬间屏住了呼吸。
这是老天爷觉得他命不该绝吗?!
他又反复将告示看了好几遍,尤其是日息一厘那里。
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他深吸一口气,匆匆在路边招了辆马车,往布告上所说的齐府跑去。
齐府所在的位置已经是外城边缘,足足半个时辰才到。
好在那齐家小厮十分好打交道,手续也极其简单,留下了自家铺子地契的拓印版本,证明那铺子确是他的,又被盘问了一些生意往来上的事,便被告知可以了。
若主家觉得能借,齐家会亲自将银子送到粮铺里,现场签契书。
从头到尾,根本没提抵押物,完全没有!
孟易强抑着激动,微微颔首,故作高深地离开了。
在他看来,黄粮一孟是老字号,这次危机也没有丝毫预兆,根本不必担心会被齐家查出铺子其实早已被掏空。
孟易美滋滋地回了内城,丝毫没有注意到,天上掉了这么大的馅饼,端盆去接的人却没几个。
很快,日头西斜,这一日终于过去了。
齐府偏厅里,白桥靠在圈椅上打了个哈欠,擡手唤来小厮。
“去将坊市外的告示撤了吧。”她吩咐道。
那人领命,很快离开,女孩又伸了个懒腰。
她确实没想到东都的经商环境竟然还不错,一整日只有十几家铺子找上门来。
祁长廷和齐同鹤都不在,白晓也有自己的事要做,今日来齐家“督工”的只有她一人。
齐府没有丫鬟,又是一个小厮给她换了一盏新茶,小心打量着这位由家主亲自带来的小姑娘。
他第一眼望过去便觉此女生得真真好颜色,偏还带着股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仙气儿。
可大半日相处下来,这姑娘其实十分随意好相处。
他不由开口问道:“真的不派人查一下就尽数拒掉吗?那可是一厘利呢,一个月滚下来也有三分了。”
女孩谢了他的茶,偏头望过来,笑颜如花,“可这些人连本金都不打算还,更何况那三分利?”
小厮蹙眉,“姑娘如何知道他们不打算还?人家既然敢接,自然是觉得能还。”
“那可未必,”白桥笑望了小厮一眼,“你也知道三分利不少,可能比商户们正常经营的得利还高,人家为何要来吃这亏?就算真要吃亏,好歹也想想再来吧,哪有头一天就急匆匆找上门的?”
“所以还有一种可能,他们早知道自己不会还,自然不在意出息多高。”
孟易自齐府出来,那架马车还等在原地。
他上了车,心跳却更快了,砰砰砰地几乎要撞出来。
居然这么轻而易举。
说实话,来借钱时他心中七上八下,甚至有些腿软。
——因为,他根本没打算还齐家的钱。
若能从齐家捞上一笔,他便直接远走高飞。
而方才赶往齐府,他眼瞧着街巷愈发偏僻,便更瞧不上齐家,待得站在门檐下,瞥到那破旧的牌匾,轻蔑飘到了极。
齐家,他在东都这么多年从未听过其名号,再加上居然住在外城边缘,想必东都城内半分根基也无,就算他拿钱跑了,也没人会为齐家大肆搜捕他。
而印子钱的债主见他跑了必定会用铺子和宅子来抵钱,虽说可能不够,但也不会差太多。若他人还在,债主定不会放过他,可若他跑了,对方恐怕也懒得为那剩下一尾巴大动干戈地寻他。
完美。
这真是久旱逢甘霖,雪中送银碳啊!
孟易笑得嘴角都压不下来,恨不得仰天长啸,打算赶紧写信给东都府衙有关系的官爷,寻一份假的身份文牒,准备跑路。
而此时此刻,被他视为冤大头的齐家已将今日的战果都整理好,叫白桥带回了干方柜坊。
白桥之所以强调不能以干方的名义借钱,是怕干方的名头会让为数不多在干方存银的商户们恐慌,以为干方是拿他们的银子行荒唐之事。
齐府离干方并不远,一刻钟便到了。
白桥回了屋,仔细查看掌柜们留下的信息。
不光是有关铺子本身的,更重要的是与他们有商事往来的其他铺子。
毕竟齐家不会真的借银给这些问题商铺,所以待这些铺子彻底停摆,与之有生意往来的商户必定也会受牵连,那么干方日后认真开始放银时,这些相关商户也要避开。
如此一来,便可省下一大笔甄别调查的银两。
纸页慢慢地翻,很快,有一家名为黄粮一孟的粮铺引起了她的注意。
女孩眉梢微挑。
这家粮铺她听过,在东都是老字号,怎地到了这般地步?
她又翻一页,看向生意往来。
然后忍不住捂着额头笑了起来。
当初在江都,为了给祁长廷筹粮,她对江都的粮商派系也有所了解。